
大年初三,游玩安陆碧山(即白兆山),参观李白纪念馆,拍摄整理,归纳撰写,简谈一二。
一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李白,字太白,祖籍在陇西,十岁通诗书,既长,喜纵横术,性格豪放,轻财好施,唐开元十五年,27岁的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览七泽之壮观,辗转来到湖北安陆。
酒隐安陆,李白定居白兆山,以文会友,读书制作。
李白为何落脚安陆?
民间流传的故事是这样描述的:有一天,安陆在朝中做官的一位何姓阁老回到碧山脚下的老家,听到乡亲们介绍李白生得英俊潇洒,博览群书,一目十行,吟诗作赋,挥笔成章,十分欣赏。
于是,吩咐家人准备名肴佳酿,请李白来家作客。李白来后,阁老一见果然气象不凡。又谈诗书,李白都能对答如流,阁老更为佩服。于是忍不住发问:“李学士,天下名山那么多,缘何单单看中了我们的碧山呢?”李白听了,不假思索,随口答上:“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阁老一听,大声称赞,立即让家人取出笔墨纸砚,请李白录下。李白当即再补两句,并取名《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另李白诗《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可见李白对安陆白兆山桃花岩的喜爱,“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更写出李白在安陆酒隐十年悠闲安逸,怡然自得的生活。
二 不信妄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李白初居安陆寿山,后迎娶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孙女许氏(民间记载许紫烟),并育有一儿一女。
许夫人是名门闺秀,相门之女,娴雅淑德富有才情。
新婚燕尔,婚后两人生活充满乐趣,李白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自由生活。
但这段时间,关于夫妻恩爱的诗句故事甚少。
据《柳亭诗话》记载:
有一次李白写了一首《长相思》给夫人看,最后一句写“不信妄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许夫人微微一笑,马上背出武后的诗:“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看取石榴裙。”
至此,李白明白夫人暗指有抄袭之嫌,不禁低头惭愧,深为有这样一位聪颖才华的妻子感到欣慰。
李白共有四段婚姻,许氏为第一段,公元727年在湖北襄阳经朋友孟浩然撮合,表面娶,其实李白是倒插门女婿,住在老丈人家多年,心里憋屈郁闷。
入赘的身份在传统观念里终究是不光彩的,许氏形象欠佳,大龄剩女,而李白风流倜傥,年轻俊美,李白为了顺利进入仕途,不惜上门入赘,但后期的经历看似这场婚姻对李白的仕途没带来任何好处。
由于李白与许氏的爱情没有感情基础,前期在白兆山以石头建造房子,开垦田地种植。
后期由于李白离家次数渐多,两人貌合神离,李白风流成性,34岁的许氏终究受不了李白的冷淡,抑郁而终。

三 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开元十八年,李白离开安陆,于次年秋进入长安,接触道教界人物,比如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和集贤院学士贺知章,然而李白不被朝廷所重用,反而遭受排挤。
行路来,归去来,李白高歌《行路难》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不难看出,末句也写出了李白为未来抱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

关于李白,先简谈至此,附上图片若干。




本文文字和图片为本人亲临安陆白兆山李白纪念馆并结合史料文字记载撰写和拍摄,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