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面具是为了适应或出于个人便利而存在的一种功能情结,它绝对不同于个性。人格面具只与客体的关系有关。
内在的态度与外在的态度都与某种特定的功能情结有联系。或许可以这么说,那些一直忽视外在对象和事件现实性的人并不缺少一种典型的外在态度;同样,那些完全对他们内在心理过程视而不见的人也并不缺乏一种典型的内在态度。在前者的情形中,人格面具普遍表现出缺少与外在世界联系的特征,有时甚至对外在世界视而不见,除非他受到了命运无情的打击。正是这些戴着严厉的人格面具的人,很容易被无意识过程感染和影响其态度。虽然从外表上看,他们坚定而难以接近,但是只要触碰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软弱与缺乏定见的特征就会暴露出来。因此,他们的内在态度对应于一种人格,而这种人格却与其外在人格完全对立。
内在人格这种行为方式与某人的内在心理过程相联系;它是转向无意识的内在态度或性格面貌。我把外在的态度或外在面貌称为人格面具,而称内在的态度或内在面貌为阿尼玛。
人格面具似乎常常是构成一个人全部性格的统一体,甚至还会伴随他终身无法改变,与此相同,阿尼玛(灵魂)也是一个带有他全部性格的明晰确定的统一体,往往也是自主的和无法改变的。
阿尼玛(灵魂)的特征与人格面具的特征基本上是互补性的。阿尼玛(灵魂)包含着意识态度缺乏的人性共有的品质。典型的例子便是被噩梦、阴暗的预感和内心的恐怖所折磨的暴君。他表面给人一种冷酷、苛刻的感觉,人们都对他敬而远之,但在其内心深处,他却捕风捉影、疑神疑鬼,听凭一些幻觉的摆布,就好像一个耳根最软的人任凭别人左右一样。因此,他的阿尼玛(灵魂)就包含了所有那些他的人格面具所缺失的易受暗示影响的人的品质。如果他的人格面具是理性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他的阿尼玛(灵魂)是按感情行事的。
阿尼玛所具有的这种互补特征也对其性别特征造成了影响。一个娇气柔弱的女人却拥有一个男人的灵魂,一个英俊威猛的男人反倒拥有一个女子气的内心。这种矛盾是源于这样的事实,一个男人的全部气质并不都是男性化的,同时也具有某种女性特征。他越在外在态度上表现出男性化的特征,他的女性特征就越容易被掩盖;因此,他的女性特征只能在他的无意识中出现了。这就是为何拥有男子气概的男人竟会那么容易性格软弱的原因;他们在无意识中会表现出女性的那种柔弱和多愁善感。然而,这样的情形也是极为常见的:一个典型的女性,其内心性格却是极为倔强、执拗和刚愎自用的;这些性格之强烈往往可以与男人在外在态度上所表现的特征相提并论。因为女性的外在态度会排斥她所具有的男性特征,所以这些特征便成为了她的灵魂的品质。
因此,如果我们谈到男性的阿尼玛,那么也必须要谈到女性的灵魂一个正确的名称——阿尼姆斯。在男性的外在态度中,逻辑和客观性通常占据优势,或至少被看成是一种理想,而对于女性来说,占据优势地位的是情感。然而在灵魂中,这种关系却刚好相反:在内在方面,男性是感觉的,而女性却是思考的了。因此,女性总是能找到安慰和希望,而男性却更加容易变得绝望,这也是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轻生的原因。一个女人也许会为社会环境所迫去做一些低三下四的事甚至最后自甘堕落去卖淫,而男人也可能同样以酗酒或是做出其他一些恶行的方式沦为无意识冲动的牺牲品。
如果一个人与他的人格面具相一致,他的个人品质就会与他的阿尼玛产生联系。
与人格面具的同一会自然而然地导致与阿尼玛的无意识的同一,因为,如果自我与人格面具没有被区分开来,它就无法意识到与无意识过程的联系。所以,它本身就是这些过程,与它们完全同一。只要某人的本身与他的外在角色等同,那么他将毋庸置疑地屈从于他的内在过程;他将通过绝对的内在需要将他的外在角色打败,或者借助对立形态的过程使其外在角色变得荒谬。他可能不再沿着他个人道路走下去,否则他的生命将会不断遇到死结。此外,他的阿尼玛(灵魂)必然会被投射到一个现实的对象中,以致完全地依赖于这一对象。每一个由此对象所产生出来的反应,都直接导致了主体的内在衰弱。这种方式通常形成了悲剧情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