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大人!他还没死!”
耳边人声隐约,他以为到了另一个世界。
“水!快拿水来!”
话音落下,甘甜的水如生命之泉缓缓注入他口中,瞬间唤醒了身体的每根经脉。
他缓缓睁开眼,一个红发蓝眼,身材魁梧,面目狰狞的人屈身在他对面,正瞪大眼睛望着他,他心一惊,又差点晕死过去。
“嗨!年轻人,你醒醒,我叫伊斯特,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会独自在沙漠里?”
听洋人不太娴熟的汉语中并无恶意,余生怯怯睁开眼,吞吞吐吐到,“我…本要去敦煌……不想迷路了……”
“看来在这里遇到你是上帝的旨意,他指引我来救你的。正好我也要去那里,你愿意和我们同行吗?“洋人真诚的眼神让他无法拒绝,也不能拒绝,因为别无选择。
跟着马队,走了两天一夜,终于到了这里。
身负官府的委任,余生不敢有半点疏忽。他虚心向老道求教,了解洞窟里的情况。每进一个洞窟,都虔诚的跪拜。每天天不亮,便和老道一起打扫洞门外厚厚的沙尘,从未有一丝懈怠。对于沙漠来说,从不缺黄沙,要留在这里孤独的坚守,日复一日重复这些简单而繁重的事,必须要有坚定的使命感。
老道在暗中观察许久,之前的担忧渐渐退去,把这里交给他,自己也可以放心离开了。
伊斯特不离他们左右,认真的用他的钢笔刷刷刷的在本子上记录着,那些洞窟的四周和窟顶上的佛像,飞天,伎乐,仙女壁画栩栩如生,像一副立体史卷,讲述着佛的前世今生,几千身佛教尊展示着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洞窟像一个巨大的磁极,时刻震撼吸附着他的灵魂。
他拿着让余生和老道恐惧的“法器”,拍下了一幅幅旷世的图像,他要把这些图像公诸与世,让世界了解东方的佛教艺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了解莫高窟的神圣壮观。
他也为余生和老道拍下了他们一生唯一的照片。照片中,两个瘦弱的身影站在气势磅礴的洞窟前,紧张的无所适从,却又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他们籍籍无名的一生从未如此的尊贵过。
伊斯特是一个西方学者。曾经从另一个经商的朋友口中得知,在东方沙漠深处,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是佛教的圣地,是东方文化的遗骨和宝库。
从那时起,遥远的东方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他,让他日思夜想,念念不忘。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他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渴望,于是变卖了所有的家产,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他要走进沙漠探访那处神秘之地。
他终于如愿以偿了。那天当老道带他走进那个新发现的藏经洞,他彻底震惊了。一箱箱佛教经典,经济文书,科技,文学,史地资料和一幅幅帛画,纸画,织染刺绣让他忘记了自己是基督教徒,忘记了上帝的存在。他如饥似渴的沉迷其中。
《西游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僧和悟空到了观音院,金池长老见过唐僧的袈裟后爱不释手,贪心顿起,想要占为己有,于是想放火烧死唐僧师徒。
亦如那个贪心长老,伊斯特的心也一点点被贪婪吞噬,他要把这些宝藏占为己有,带回自己的国家。
眨眼一个多月过去了,伊斯特准备要走了。那天晚上,他和老道进行了一次长谈。
洞窟内烛光昏暗,放大的人影遮掩了壁画的光彩。老道坐在一副被他修改成道家老祖的唐代壁画前,盘腿而坐。
伊斯特来到一旁,坐到草编的坐垫上,扫视一周墙上色彩丰富,线条流畅,变幻莫测的唐代壁画,压抑着内心躁动,漫不经心的说到:“道长,听说不久后你也要离开这里了。”
老道紧闭着眼睛,眉头攒动了几下,长长一声叹息,“我要回我的故乡看看,离开四十多年了,该回去看一眼了……”
“你有父母吗?”伊斯特低下头,深沉的问到。
老道身体微微一颤,涩涩低语,“我的父母在我十岁的时候,因为瘟疫全死了,我们周围几十户人家全都死光了,唯独我却活了下来。别人都说我是不祥之物,说我害死了所有人,还会害死更多人,所以把我赶了出来。
我无依无靠,只能乞讨,有一天遇见了一位道人,他看我可怜收留了我。从那以后,我就和他四处周游。有一天他死在了路上,在临死前对我说,大漠里有一片圣地,希望我能把他的骨灰洒到那里。于是我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终于到了这里……”
伊斯特愤怒的握紧拳头,砸在地上,“愚昧!那只是瘟疫,不是你的错!他们那样对你是不仁道的,是会受到惩罚的。你难道就不想向他们证明,那一切灾难和你无关吗?”
“证明?……”老道徐徐睁开眼,疑惑的望向洋人。
伊斯特直视着他的目光,义正言辞的说,“你们中国人不是讲荣归故里吗?如果你锦衣华服,气气派派的回去,那些伤害过你的人自然会明白他们错了。”
老道羞愧的低下头,“……我……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老道……”
“不!你有无数的宝藏!”伊斯特高亢激动。
老道拼命的摇头,“不!这些东西不是我的……不是我的……”
“唉……你一无所求,默默守护它们四十多年,拿一丁点回报难道不应该吗?”伊斯特表神色黯淡,心里却颇有几分得意,他已经成功的把到了老道的命脉,把蛊植入他的脑中。
“我……我留在这里,并不是……贪图这些宝物……”
“别傻了老头,无欲无求的那是佛,你只是一个垂垂老矣的道人,如果没有盘缠,你连回故乡都是奢侈的,你难道要带着遗憾死在这里吗?我只是想帮你。”
“我……“老道的内心的佛塔,终于一点点的塌陷……
那天,夕阳照在绵延千米的断壁上,把这风沙侵蚀过的千年洞窟映照的金碧辉煌。风声如梵音在耳边低吟,佛祖威严而悲悯的垂目沉思着人世的种种劫难,却缄默不言。人类的文明座落在这渺无人烟的大漠里,远离世俗喧嚣,躲过一场场历史的浩劫,却最终躲不过人性的贪婪。
伊斯特骑在马背上,最后不舍的回头望了一眼,高高扬起马鞭,向马队大喊到“出发!”
风大了,撕心裂肺的卷起狂沙,弥漫了视线。长长的马队背对着模糊的夕阳,载着一箱箱东方文明,在大漠里留下一条杂乱的马蹄印,那些印记又很快被一层层的风沙渐渐抹去。
忽然一个身影像一团黑色的旋风,向着马队奔去。
“放下这些东西!它们只属于这里,你们要把它们带到哪里去?强盗!土匪!你们这是抢劫!我不会让你们把这些东西带走的!”
余生疯了,他愤怒的冲到伊斯特的马前,双目如刃直视着马背上魁梧的身影,伸开双臂挡住了去路。
“你们有句成语叫’螳臂当车’,你无法阻止我。”
“我们还有一句古语叫”非己勿贪”这是我们中华大邦的宝藏,不是你的!你不能把它们带走!”
“迂腐的书生,你以为你能守护这些东西吗?那场来自八国联军的大火,你难道不知吗?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那座极尽奢华的圆明园朝夕间化为灰烬,里面的奇珍异宝都被那些粗暴愚蠢的人拿走了。而你们的清政府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掠夺,束手无策。你们的慈禧太后为了保命,舍弃一切仓皇外逃。他们都无法保护那些国宝,就凭你一个赤手空拳的文弱书生,又怎么能保护这么大一座宝库呢?让我带走总比让那些愚昧无知人毁掉好吧!你是书生,自然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请相信我!我一定会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它们!”
泪水映着夕阳的余晖,似血滴在眼眶中打转,余生内心纠结了良久,再次抬起头,坚定的望向伊斯特。
“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东西,有我在这里,不可能让你把它们带走,除非我死!”
执着对峙坚定。伊斯特如同一尊西方雕像,巍然不动。余生单薄的衣衫像一面残破不堪的黑色旗幡,被风翻卷着,毫不退让。
一把冰冷的黑色手枪高高在上,枪口对准了他的心脏,伊斯特棕红色的大胡子在抖动,蓝色的瞳孔里冷厉之光越来越重,“走开!别逼我!”
金链怀表在他的胸口处嚓嚓嚓的走动,时间一分一秒催动着他心中焦灼。
余生矗立在马前,面容槁瘦,长辫潦草,但他的身影从未如此高大。
在狂风的咆哮中,突然响起一声刺破云霄的枪声,鲜血瞬间染红了墨色的长袍,“死…的…其…所……”书生笔直的倒了下去。
“不要!……”伴随着的一声哀嚎,老道疯癫的从沙洲里连滚带爬的跑了过去,一把把余生揽入怀里。
“道…长……我不能……让他把东西…带走……”余生停止了呼吸,他真的死了,没有死在功名利禄的束缚之下……
老道松弛的脸部颤抖着,哀愤的望向伊斯特“你为什么要杀他?!”
“是我成全了他!”伊斯特摘下礼帽向他们深深一鞠躬,接着把礼帽扔向了风中,决然的向马队挥挥手,继续前行……
血映红了夕阳,夕阳红透天际,晕染了大漠,大漠掩埋了一俱躯体,没人知道他的存在。
洞窟内,佛祖依然悲悯着众生,却无能为力,只能听到穿越千年的风不停的回旋着,哀嚎着,历史在他的脚下发出长长的叹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