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黑龙江省旅行旅行·在路上
哈尔滨:零下三十度的寒夜奏一曲喀秋莎

哈尔滨:零下三十度的寒夜奏一曲喀秋莎

作者: 麥克_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16:51 被阅读17次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零下三十度的夜晚,中央大街灯火通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鼎沸的车声和游人喧哗声中低沉,婉转。红绿圆顶与塔尖,还记得中东铁路蒸汽机车的车轮声。一座“东方莫斯科”,被火车从彼得堡拉到西伯利亚,再拉到神州东北。

要说哈尔滨是一个冰上的城市毫不为过,不只是土地、河流、山川结冰,城市的风貌与“冰”也息息相关。街上随处可见的冰灯、冰雕,是艺术家和哈尔滨人们用想象力将冰雪凝结成的信仰。

老道外中华巴洛克不少老房子面临着拆改的命运,随处可见的残破电缆与碎窗烂瓦在寒冬中显得尤为凄凉。曾几何时,这里辉煌地立着“老鼎丰”“张包铺”“范记永”等哈尔滨著名小吃的牌坊。

如今,店铺搬到了装潢华丽的旅游区,贴上金子一般的价格,只留下这些老楼在寒风中摇摇欲坠。

中东铁路连接满洲里、绥芬河和旅顺,以哈尔滨为中心呈现一个“T”字形。沙俄经营中东铁路时,哈尔滨成为商贸重镇,这里曾聚集三十多个国家十几万侨民,大多数为俄国人。他们从遥远的欧洲跨越亚欧大陆,来到“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又从这里一路向南,到达远东最闪耀的明珠——上海。

中央大街汇集各种著名的俄餐餐厅,从波特曼到马迭尔,从华梅到道塔斯。点一扎格瓦斯和一篮大列巴,再来一碗红菜汤,配上餐厅悠扬的俄式小调,仿佛窗口旁仿佛就是涅瓦河畔的彼得堡。如果这时有在钢琴旁弹奏柴可夫斯基的曲子,那就再完美不过了。

相似的纬度以及极寒的天气让哈尔滨主要成为沙俄时代俄侨民的聚集地。那时沙俄内部动荡,许多人被流放至寒苦之地——西伯利亚。边疆之地又有不少人来到远东古老的国度谋生。俄国民歌《三套车》中所唱“冰雪遮盖着伏尔加河 冰河上跑着三套车”,同样适用于冰封的松花江。

圣索菲亚教堂与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侨民们留下的许多痕迹改变着哈尔滨的文化,最著名的莫过于东正教圣索菲亚教堂。拜占庭帝国在衰亡前夕,拜占庭公主索菲亚嫁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帝国灭亡后,俄罗斯继承东正教,号称“第三罗马帝国”。位于拜占庭都城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有一座闻名于世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阿列克谢耶夫教堂位于果戈里大街的尾端,夜晚的教堂灯火通明,十字架上还能望见一轮明月。中国东北有许多以苏联政治家命名的道路,许多人对俄国文学家果戈里并不熟悉,尽管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曾在哈尔滨上演。果戈里大街是哈尔滨历史悠久的商贸街,著名的秋林公司就在这条街上。

北方邻居与中国互相影响着两百年,无论是沙俄、苏联、俄罗斯,还是大清、民国、共和国。这个国家曾经蚕食我国几百平方公里土地,这个国家也曾帮助我国赶走万恶的侵略者;这个国家曾经帮助我们完成工业计划,见证共和国新生;这个国家也曾在边境屯兵百万,剑指神州。

红肠列巴格瓦斯,秋林华梅马迭尔。哈尔滨,成为中俄微妙关系的缩影。一首《喀秋莎》,记录着城市百年之音。

相关文章

  • 哈尔滨:零下三十度的寒夜奏一曲喀秋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零下三十度的夜晚,中央大街灯火通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鼎沸的车声和游人喧哗声中低...

  • 这里是零下三十度的哈尔滨

    这是零下三十度的哈尔滨 一片雪雾随风起舞翻腾 这是零下三十度的哈尔滨 一阵扫雪车的引擎轰鸣 哈尔滨街道瑰丽的建筑 ...

  • 喀秋莎

    百拳难敌一拳开, 国运赌得生死外。 喀秋莎里血性事, 忠魂一曲论成败。

  • 夜半冷风奏, 寒夜孤灯嗅。 辗转寐不成, 透枕结冰垢。

  • 2020年全国俄语高考真题与答案

    转自:喀秋莎俄罗斯留学 转自:喀秋莎俄罗斯留学 转自:喀秋莎俄罗斯留学 转自:喀秋莎俄罗斯留学

  • 蛐蛐

    恋恋生寒夜, 悠悠奏我思。 星空卿不寐, 岁月有相知。 2019.8.28 申时

  • 哈尔滨之行

    哈尔滨,冰雪奇缘! 零下35摄氏度,震撼着我!

  • 奏一曲狂想

    奏一曲狂想 自由的音符直入九霄 狂风卷起大悲,大喜的声音 在尘世间旋转,飘荡,消散 奏一曲狂想 悼念我的妄想!

  • 用心奏一曲

    一只小麻雀, 优雅的金鸡独立着, 只因它有只脚残废了, 它是那样顽强又高傲, 它扔掉了所有的烦恼, 它只喜爱带着快...

  • 也奏一曲

    闲来一曲 笑傲江湖 女冠子 • 佯装潇洒 --双调四十一字 温庭筠版 佯装潇洒 折扇白衣纵马 煮青茶 山阔登高远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尔滨:零下三十度的寒夜奏一曲喀秋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ri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