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影视马克
“高放,你见过过真正的大人吗”

“高放,你见过过真正的大人吗”

作者: 哈哈哈哈哈机12138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01:06 被阅读3次

  一月十号凌晨,我和往常一样,坐在这个鸟笼似的四面围栏的阳台里看完了《狗十三》。今晚的夜啊,没有冷风,也格外的安静。安静的只能听见水滴滴落在生锈的铁皮天花板上,发出沉重且绵长的滴答声。静的好像能听见它猛然从高空坠落,狠狠的在铁皮板上摔成四瓣儿。

“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李玩带着一身酒气和刚呕吐过虚弱的身子,站在高仿飞速前进的单车后问到。空荡荡的巷子里,高仿没有回答,巷子也没有。这句看似稚嫩且寻常的话悠长悠长的飘荡在巷子里,也飘荡进我的心里,来回萦绕,久久不能平静。

曹导的镜头像母亲温柔似水的眼睛,缓和且安静。轻轻的在你后背抚着,平淡无奇却婉转有力。固执、不懂事作为标记粘贴在李玩的身上,在这个不完整的家庭里更显突兀,并且有无限放大的趋势。爸爸作为一个大人,本就承受着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他根本不能懂得自己极力所做的所谓对李玩的“爱”给李玩真正意义上带来的是什么。

影片前段的李玩倔强的像个刺猬,似乎连爷爷奶奶也不敢轻易触碰。那时候的李玩也能够在大人所能接受的范围里任性,也能够表示出一些她因为生活给她带来的不恭而做出的反抗。但这一切只是徒劳。

爷爷奶奶的退让,父亲的勉强隐忍,不过只是大人对于这个可怜的孩子所能做的一些安慰。可生活和成人的世界没有退让,也没有隐忍。

不知何时情况下喝才算正当的酒,不喜欢一喝就吐的牛奶,根本不可能也无法接受难以下咽的狗肉...这些东西都在李玩慢慢接触成人世界后似懂非懂的被生活塞进了咽喉。

我好能感同身受父亲和周围大人们对于李玩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孩子只是不懂事,孩子是根本不会也不能够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产生质疑,摔碗、推开爷爷、摔门顶多算是小孩子的顽皮和淘气。

我不能评说大人们的行为是否妥当和合理,因为我从未为人父母,也不能保证在将来在恼羞成怒的时候是否也会才去相同的方式。但我敢保证,大人们这样做也绝不是仅仅为了自己。如果真要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我只能说是生活所迫。

若是真的有乌托邦,《狗十三》将不会存在。我也常常想类似于这种贴合生活实际,揭露真相的剧为何会被频频禁播。大人们总隐藏事实,想让孩子们只看到动画片里的美好和希望,那为何又要在他们即将成人却仍对世界充满迷茫时要扔出现实的重锤将美好和期望锤个粉碎。

最近确实身心俱疲,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总被现实和不安紧紧束缚。谁也不知道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谁也不知道接近黎明前的黑夜到底还有多长。今晚我跟她说,生活需要快乐,快乐需要一点一滴积累,因为唯有快乐才能为生活续命。但越长大就越会发现,快乐难觅。即使快乐一时,苦难也会紧跟着接踵而至。

李志在梵高先生中唱到“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生命中出现的任何也仅仅只能陪你走过一段路,我们孤独的来,也终将孤独的去。鹏在很久以前就总是告诉我,你要学会孤独,总是在欢愉的酒桌后躺在床上因沉浸往事而泪水纵横时,你也要学会忍受孤独。孤独算不上良药,却要始终陪伴在你身后。

“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把喜欢用墨色的药水镶嵌进皮肤着实可笑,但试问每个纹身的人在决定将喜欢铭记于肉体之上时,谁不是高放,谁没有产生过高放那时的内心活动。离别实属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要习以为常,甚至学会对此麻木不仁。

每个信誓旦旦说过绝不会沾染世俗的人最后都被世俗所困。采菊东篱下也不过只是陶渊明对世俗的逃避,从未有一个人能够一开始就坦然接受世俗。世俗是大部分人都必须走过的路。

不论是接过父亲的酒杯后一饮而尽,还是将狗肉塞进口腔里艰难的咀嚼,难以改变的现实都要被坦然接受。“你懂事了”既是步入世俗的第一步,也是对长大成人后的标志性肯定。

生活还久,我们都要努力活着。

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放,你见过过真正的大人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t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