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思绪

作者: 蓝矿 | 来源:发表于2023-01-30 19:59 被阅读0次

    1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想要活得有些质量,如果想要靠近世界的真相,获得生命的意义和踏实感,就应避免将时间全部浪费在那些号称“人人都懂”,并且广受大众追捧的东西上面。因为那些所谓的人人都懂或者广受大众追捧的,往往是让人人似懂非懂,使许多人上当受骗,令不少人被当作韭菜收割的诱饵、毒药或镰刀。

    君不见街头耍猴的小丑们,身边往往围着一大群跟着起哄,被逗得哈哈大笑的白痴。因为小丑在与猴互动,比拼智商的表演击中了人性的弱点。而河边树荫下,全神贯注下着围棋的长者,身边却往往无人驻足。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真正有价值,可以长久流传的东西,往往都在一开始遭到大众的拒斥和反对,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怪物或者谬误。就像蒸汽机车刚刚发明的时候,被众人认为是妖魔鬼怪,电动机器刚刚出现的时候,被工人们砸成废铁,日心说刚刚传播的时候,被上帝的信徒们认为大逆不道且需要判处死刑。

    2

    为什么临时摊位更容易出售假货,而固定的街面店家相对讲究诚信。原因就在于有限次数博弈(临时摊位)跟无限次数博弈以及不确定次数博弈(街面店家)之间的区别。

    只有在无限次数博弈或不确定次数博弈的情况下,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才能成立。如果遇到有限次数博弈的情况,那么“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就会失效,人与人之间立刻陷入了约翰·纳什发现的“囚徒困境”。

    3

    所谓的强者和弱者,区别在于两者待人接物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的根本区别:弱者的标志是“宽于律己,苛于责人”。他们打着手电识别他人脸上的疤痕,却无视自己头上的巨大脓包,强者则相反。

    弱者又像极了一只小龙虾,一有风吹草动,就举起瘦骨嶙峋,弱不禁风的一对虾钳,向着洞穴外面的世界挥舞恐吓,吓得弱小的爬虫们纷纷搬家,弄得周围草木皆兵,青黄不接。

    强者平时也会批评社会上的不公,替弱者和受伤害者打抱不平。但是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强者第一时间不是抱怨,而是像马云说的,“只检查自己的问题”。

    强者之所以能够成为强者,是因为长期以来,他们经常在跟自己作战,不断向自身的骄、懒、贪、逸、嫉、冷等人性弱点开战。所谓的强者,就是能够战胜人性弱点,也就是战胜自己的人。

    在强者的眼中,世界上本无需要战胜的敌人,唯一需要战胜的敌人恰恰是自己。

    4

    生产和贩卖物质毒品的人最终都会伏法,因为吸毒者中,总是会有看明白毒品的危害而选择报警的人。

    生产和贩卖精神毒品的人,他们只要脸皮够厚,非但没有伏法的风险,而且会一夜暴富,直至最后富可敌国。

    因为那些接受精神毒品的人,会整天沉浸在飘飘然自我膨胀的优越感中,很少有发现其危害的可能。消费精神毒品的人,因为获得了精神上的按摩,消除了一时因为经络不畅引起的萎靡不振,大概率地会对毒品的生产和贩卖者感恩戴德,毫无怨言地自掏腰包,并且百试不厌。

    5

    杀手中的极品是他砍下无数的人头,但那些落地的人头,在即将闭目前依然感恩杀手:这辈子是他让我终于做了一回人。

    骗子中的极品是,他口吐莲花骗取了亿万人的钱财,但被骗取钱财的这些人,内心幸福得仿佛这亿万的钱财,突然变成全部归自己所有的大奖。

    6

    这个世界上,值得欣赏的,是那些凭借自己的创造、发明、技术、技能、知识、思想、艺术和审美获取收益的人,令人不耻的是那些非但自己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却妒贤嫉能,整天巧言令色,煽风点火,今天咬张三,明天锤李四,后天喷王五,并且专门欺负弱势群体挑的绑匪、长舌妇和小丑。

    7

    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其实人与人之间,尤其是相互之间的三观具有严重分歧的人,如果距离太近的话,会因为彼此看不惯对方的言行而感到难受,遭受尴尬。相互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和尊重,反而会使双方都感到轻松快乐。

    就如叔本华之所以有此感悟,有很大原因是他和母亲关系很僵。他母亲是一位比较感性的流行文学作家,叔本华则是喜欢思考人生根本问题,理性认真,但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的思想发烧友。除了双方三观不合这个因素之外,还有一次因为思想和艺术审美上的争论,叔本华被母亲推下楼梯,从此两人形同路人。

    所以一个人的思想,有时候会打上他人生经历的烙印。

    但值得乐观的是:并非人人都像刺猬,也有人像马,有人像兔,有人像树熊,有人则像蚂蚁。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事物,就会有多少种人的个性与之相对应。

    并且,在这个世界上也有像节能灯般的人,可以彼此在不刺人眼目的柔光中靠得很近并且相互照亮。

    8

    有人说,现代科学技术发达,使得流水线成为可能,人便失去了自由,但是世界上的事情,有得必有失。他们没有看到,正因为流水线的存在,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人的闲暇增加。也正是因为科技发达,人们可以摆脱一部分时空的束缚,可以远距离通信,能够迅速到达千里之外的某个城市和旅游景点,能够一夜之间飞跃大洋,而这些都是科学技术给人间带来自由的体现。

    9

    生活中的许多人,都是在整套语言打造的服饰中获得安顿,语言的服饰主要有两种,一种叫理论,另外一种叫话术。

    由公理出发,依靠严密的逻辑推论出来的结论,叫理论。比如市场经济和自由主义,凭借个人愿望和想像搭建的观念,叫话术。比如理想国和乌托邦。

    更多的时候,话术比理论更加能够魅惑人心,因为话术简单粗暴,美丽迷人,如同扇动着闪闪发光的翅膀的天使,理论却容易让人敬而远之,因为理论刻板冷峻,滴水不漏,枯燥乏味。

    10

    空想者整天提着彩色的涂料桶,满世界涂刷自己喜欢的颜色。今天将建筑刷成粉色,明天把人行道刷成蓝色,后天将轨道刷成红色,第四天把桥梁刷成橙色,第五天将垃圾桶刷成绿色,第六天又把自己的头发染成金黄色。

    这些人惧怕面对真实的世界,他们也喜欢拿着幻想的图章,满世界地敲章。

    不顾别人的感受,无视事物的自然属性,强行地用自己的欲求和偏好,给世界涂脂抹粉似乎是他们毕生追求的事业。

    11

    一个人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对于他在社会中的生存,和他人如何相处十分重要。这方面能力差的人,通常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鼠目寸光,还要自以为是。读书少或者不知道选择好书去读的人,也容易存在这方面的缺陷。

    12

    这个世界上,让人觉得有存在意义的,是分布在各个地方的,人们身上的智慧、勇气、力量和美,是人们对于科学、艺术、宗教和自由的信仰与追求。

    生活的意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敢于挑战自身极限,并且有利他之心的强者们的贡献。

    13

    人为何要成为强者,因为这个世界上,一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二是强者跟弱者相比,更有自己选择生活的余地。三是强者可以给予,弱者只能接受施舍。四是“当你软弱时,周围的坏人最多”。

    现实有时也确是这样,当人患病的时候,常常是自己的亲人,也会因此责备或消沉,不会给予你安慰和鼓励,在外软弱,不懂得争取的孩子,更不会讨家长的喜欢。

    所以人的一生需要牢记:“天助自助者”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需要多跟那些自强不息的人交朋友。

    14

    为人处世一大受欢迎的优点是:说话和办事不夸张,有分寸,守平衡。当然平时相互开玩笑和某些艺术创作除外。

    一个人在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交场合,如果能做到言行有分寸的话,那么他就容易成为一名值得他人信赖的人,因为他给人以有思想,有学问,遇事冷静不慌张的印象。

    反之,如果一个人老是言词夸张,神经质,遇事大惊小怪,大呼小叫,会把想着跟他接近的人都吓跑。

    人们毕竟喜欢跟实事求是、健康、平和、宽厚与睿智的人交朋友。

    15

    曼瑟•奥尔森认为,世界上除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利己者外,还存在百分之一的利他者。

    这是一件值得人欣慰的事情,提示世上总是有着正向的向上的力量。

    但是人们不能要求利他者以利己者希望的方式去利他,如此的期待也必定不会实现。一个人能够利他已经不易,如果再以别人期待的方式去利他,那么这个人就将失去自我,失去自我者的利他是不真诚的,其中会包含着看不见的,强烈的毒素。

    所以利他者即使需要做出自我牺牲,也会以自己热爱的方式去达成结果,而不是听任利己者的操控和摆布,告诉他应该这样那样去做。

    16

    即使男女双方兴趣爱好相同,也并不意味着双方能够成为知己或亲密伴侣,因为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在三观上不一定相同或相容。并且如果没有对这兴趣爱好进行细分,所谓的相同只不过是大类的相同。

    比如小张和小赵两个人都爱好读书,但小张爱好读学术类书籍,小赵却爱好读言情类作品,这样两个人可能根本谈不到一起。又比如小孙和小李都喜欢养花种草,但小孙喜欢赏花为主的植物,小李则喜欢用作盆景造型的植物。同样是电影爱好者,有人喜欢科幻和侦探,有人则喜欢伦理片和言情剧。同样是喜欢美食,有人喜欢川菜,有人喜欢苏浙菜,也有人喜欢粤菜。

    所以只有当男女双方在兴趣爱好的细分层次上一致时,才能成为真正的知己或幸福的伴侣。

    另外,异性之间关系的亲疏,还取决于双方的性格是否相容。

    所以世上知音相对难觅,异性之间的终生伴侣更是如此。

    很多看似幸福的异性伴侣,双方也常常是从相互之间的有眼缘开始,再到日久生情,但是未必谈得上是志同道合与心心相印。

    17

    一个在部分人心目中完善的世界是否是一个好世界?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由于价值主观,所以在一部分人看来是完善的世界,大概率会让另一部分人觉得不够完善。

    好的世界是不够完善,却是在不断进步中的世界。

    18

    不少人,他们在乎或需要的,并非真知灼见,而是听上去舒服的言论,是能够给他们带来安慰的言辞。

    因为很多时候,尽管真知灼见能预警将来,却会在当下让人难堪。人性喜欢弹衣炮弹,喜欢在当下爽一把,管他明天洪水滔天。这就是所谓的人有时间偏好,否则你存钱到银行,为什么还会获得利息?

    所以,大年初一,光天化日之下,你说对方睡眼惺忪,并且额头上鼓起了一个肿块,大概率地会被人骂。但如果你祝福对方长命百岁,万寿无疆,对方会双眼闪闪,甚至含着泪花,然后用友好的语言报答你,并且目光舍不得从你脸上移开。

    19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要他转变观念,其难度要比毁了他家花了几十万的室内装修还难。

    如果要一个人重新装修他的房子,通常当他赚足了金钱之后便可能答应。但是如果要他刷新他的观念,则需要有正确可靠的观念跟着填补他头脑中的空缺。这些正确和可靠的观念,就来自于无数人类先知们的著作和思想记录。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如果让底层人改变自己的观念,犹如掘了他家的祖坟”。

    当然也有不少人懂得自觉地去接受新观念,抛弃旧观念。

    20

    上了一定年龄的人,其转变观念的难度固然很大,但在阅读人类思想史的过程中,有心人也会发现,对于勤于对照实践进行思考的那些人,即使过了花甲之年,他们的思想观念依然可以发生较大的转变。

    但是,世上还有比转变一个人的观念更为困难的,这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成为角色期盼的转变。

    因为观念可以被人的理性和逻辑所重构,所改变。但是人的期望,主要受到人的偏好和感性的驱动,而这种偏好和感性驱动,早就在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已经根深蒂固地埋藏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于是就有,少年是渴望当教师的,成年后总是有教师情结。年少时渴望当兵的,成人后总是有部队情结。少年时爱憎分明,是非观念强的,成年后总是会坚守正义,爱打抱不平。年轻时想成为强盗的,成人后常会不守规矩,有时甚至会无法无天。少年时有英雄情结和反叛精神的,成年后也不至于过分趋炎附势,并且不会屈从于世俗。少年时爱好科学,充满好奇心的,成年后也必定热爱科学,讲求实事求是。少年时渴望当明星的,成人后也会比较虚荣,爱好抛头露面,表现自己。

    21

    人无法认知超乎他见识以及想像中的事情,比如“夏虫不可语冰”。

    人也无法采取超乎他认知的行动。不知道雪地上可以扎帐篷露宿的人,不会背着帐篷攀上雪山。

    一个人对世界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他的自由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年1月思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tv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