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样的事情我几乎无一例外都干过。自己初为人母时育儿的书籍没少看过,但是脾气上来脑子里空空如也,什么知识都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的孩子能够健康的长大成人,幸亏还有一众亲人们给予他的爱。每每想起我都深深自责。
这个问题不能再想下去了,要难过死了。想起从前想起小时候想起儿子的外公。想起他老人家那时对包包的疼爱,想起他一见到包包就又亲又抱的舍不得放手,想起他对我的责备’不要对孩子那么凶嘛,他还小嘛,要好好的对他讲…’。记忆都在,深深的在,不想翻起,却又掀开[em]e105[/em]。
思绪跑远了。
最近越来越多的事情让我感到原生家庭的重要性。父母的爱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在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心中有颗幸福的种子,它会生根,发芽…
没做父母不知难,为人父母才知艰。孩子是上天送给父母的珍贵礼物,我们要终身学习,共同成长,一路相伴。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读书日快乐,读书日读书。
附:古代人对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的讲究。
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