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着实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
原本朝夕相处的同学、朋友、同事如今都天各一方,四散天涯。
好处是,我们可以通过朋友圈了解彼此最近的情况:谁换了哪里的工作,谁最近谈了男/女朋友,谁拍了美美的婚纱照准备结婚了,谁晒出了娃皱着哭的小脸美滋滋的宣告自己升级当爹/妈了,谁工作获奖得到晋升,谁最近又跑出去玩啊浪啊…..
这样一来,就算大家长时间没有见面,再遇到也有话题可以聊。
避免出现人家刚分手你还询问人家感情状况的尴尬局面。
什么?
你说已经好久没看到XXX的朋友圈了?
那肯定是TA把你放在看不见的那个分组了。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要有朋友圈被分组、被屏蔽和被拉黑的心理准备。
不信你点开有些人的朋友圈看看,那一条线一个点的杀伤力着实厉害,让人心颤。
当然,我们也不必伤心,删别人和被别人删,都是朋友圈常态。
朋友圈就像一个大戏台,天天都有新鲜事,你方唱罢我登场,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总结起来,也就这么几种。
一种是“我行我素型”,无论工作动态、生活细节都一股脑的发在朋友圈,存在感极强。其中最极端的例子是做了微商的朋友。如果一不小心身边有几个这样的活跃分子,点开朋友圈的瞬间,铺天盖地的广告会让你怀疑人生。
一种是“围观鼓掌型”,平时都是围观给别人点赞、留言攒人品,几乎不发朋友圈,每次深思熟虑发出来后,平时积累的人品也多少有所回应,显得自己人缘特别好。
一种是“潜水型”,平时只是默默的关注朋友圈,每天像完成任务一样刷一刷,看看朋友圈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如果遇上特别的事或特别的人,就浮起来发一条,点个赞,冒个泡。
一种是“随缘型”,想起来就看一看。看什么、发什么、点不点赞、留不留言都随缘。
一种是“无踪影型”,常年不发朋友圈也不给别人点赞,你以为TA把你屏蔽了或者删好友了,结果点开TA的页面一看,还停留在TA在2016年发的第一场冬雪。
“我行我素型”最容易被屏蔽,“无踪影型”最逍遥,“随缘型”最佛系,“围观鼓掌型”最低姿态。
说起来,“潜水型”恐怕是大多数人的状态,看到“彩虹屁”患者对共同好友的各种点赞、表扬、套近乎,在屏幕这端默默翻了个白眼,继而选择无视,假装今天自己没上线。 “我行我素型”大多只能看到自己,看不见别人,所以也从来不会给别人点赞。“围观鼓掌型”会掂量一下对方的分量,再决定鼓不鼓掌,毕竟鼓掌多了就不值钱了——给所有人点赞,就等于没点。几种类型身份有时互相转换,互相爱恨纠葛,构成了朋友圈的生态系统。
说到底,朋友圈就是现实人际关系的网络投射。
互相加为好友,彼此存在于对方联系人列表里,也只限于认识这个人,需要的时候能够找到对方。更别提,微信作为一个app,不如电话和短信正式,属于中间的缓冲地带。对方完全可以在另一端鸟悄儿的假装自己不在。即使回复慢也正常——毕竟大家都忙嘛。甚至,对方不回也正常,毕竟,不回微信,既可以是一种态度,又可以是错过信息、数据崩溃等种种原因导致。
如果没有特别好的关系又不常见,实在做不到,也没必要天天互相点赞。
日久天长之后,朋友圈就变成了,我们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从来不给对方点赞。只有在同一个圈子活动的人互动,圈子外的人围观。
于是我们能从朋友圈看出好多的端倪。
最近在一起合作的A和B在朋友圈互动频繁,说明俩人合作不错。某天变为朋友圈路人了,说明蜜月期结束。
公司的几位大佬和各自的支持者,都很有默契的维护着自己圈子的天地。新来的员工在点赞和评论中完成了站队。
C和D原来是你以为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两个人,某天C在D的朋友圈下留言还显得很熟络的样子,于是你心中一动,从此说话和点赞都更加小心谨慎。
如今,朋友圈中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好友了,微商、保险、物业、快递、销售占据了一片天地,家人亲戚师长面前要维持自己端正良好的形象,领导同事面前要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朋友同学面前要保持一贯的自我调性,而逗比欢脱无下限的一面,大概只能留给一些因为各种原因加上的网友。
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曾说:“今日我们每人都有两个身体,一个是人类都拥有的原始身体,另一个则是借着媒体传播建立的虚拟身体。”
朋友圈可以被精心打造,可以分组,可以屏蔽,我们总是只能看到别人的片面,也只能展现自己的片面。这个虚拟的身体,虚假性太高。
但是,依然有些人愿意在朋友圈中以各种面貌示人,不管是哭的笑的,甜的苦的。让你感觉TA是这样真实的在你身边。
这样的人,真的有十足的勇气,也真的值得我们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