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街诗词闲话
赋得河海不择流,为什么得虚字,科举中的试律诗如何押韵?

赋得河海不择流,为什么得虚字,科举中的试律诗如何押韵?

作者: 老街味道 | 来源:发表于2023-05-30 09:59 被阅读0次

    前言

    上一篇文章《学习作诗要背诵平水韵吗?古代科举,考官帮忙选韵发给考生》,提到清朝高心夔参加科举考试。

    那一年考试题目为“纱窗宿斗牛得门字”,意思是这首五言八韵的试律诗(也叫试贴诗)要求押“门”所在的韵部,即“元”韵。

    但是,“纱窗宿斗牛”里面没有“门”这个字呀。

    确实没有,古人科举中试律诗押韵,有很多种方式,有的韵出自于题目中的字(题中韵),有的出自与题目来源的文章里,有的甚至不出于题目(非题中韵)。

    一、赋得x'x 得x字 题中字

    道光十八年,28岁的曾国藩到北京参加会试,其中诗的题目是《赋得泉细寒声生夜壑, 得声字》。

    泉细寒声生夜壑,出自朱熹《次秀野杂诗韵 其二》:

    一篑工夫莫坐谈,便教庭际涌千岩。眼中水石今成趣,物外烟霞旧所耽。

    泉细寒声生夜壑,香销暝霭变晴岚。儿童也识幽栖地,共指南山更近南。

    声字,出自“泉细寒声生夜壑”第4字,属于下平八庚韵部。曾国藩在这次考试排位第38名中进士。

    又如乾隆三十九年山东乡试 《恭赋御制 “洙泗发源长”,得 “长”字五言八韵》,五言好理解,八韵就是16句的诗,双数句必须押韵,首句押韵不计,所以称为八韵诗。

    唐朝的试帖诗,我们从题目中看不出是否为题中韵,但是从作品中可以判断。例如唐代宗大历年间丁位的《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小苑春初望,宫池柳色轻。

    低昂含晓景,萦转带新【晴】。

    似盖芳初合,如丝荫渐成。

    依依连水暗,袅袅出墙明。

    虽以阳和发,能令旅思生。

    他时花满路,从此接迁莺。

    另有張季略、元友直、沈迴等多人的《小苑春望宫池柳色》均押【晴】字(在庚韵部),应该是要求必须押这个字。

    【晴】字,不是题中字。

    二、赋得x'x得x字 题目出处得韵

    乾隆六十年会试题目 《赋得闰月定四时, 得和字 》,和字来自哪里呢?

    闰月定四时,出自《尚书 ·虞书 ·尧典 》。“和”字,同样出自文中帝尧的话: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尚书 ·虞书 ·尧典 》

    这种韵脚,并不是题目中的某一个字,而是来自于题目出处中的某一字。

    乾隆皇帝是地位最高的主考官了,自己也作了一首《赋得闰月定四时, 得和字 》:

    稽古放勋典,钦咨羲与和。

    期三百有六,度迟速馀科。

    置闰乃成岁,授时斯弗讹。

    春生夏长运,义利固贞那。

    无定中之定,曰多却匪多。

    暑寒远相异,分杪近由俄。

    五谷勤焉艺,百工釐用歌。

    增韶加一月,万物仰乌娥。

    可以看出,如果不了解题目的出处,无法针对性的作出这首诗。

    乾隆的这首诗第二句用和(属于歌韵部)押韵:钦咨羲与和。羲与和,帝尧命令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设置闰月闰月确定四季, 协助治理国家,指导生产。

    其实唐朝德宗貞元十七年(801)也有一次科举,用了同样的题目《赋得闰月定四时》,虽然没有得x字,但是从几首流传下来的作品可以看出,限韵“时”字。例如罗让的《闰月定四时》:

    月闰随寒暑,畴人定职司。

    馀分将考日,积算自成【时】。

    律候行宜表,阴阳运不欺。

    气薰灰琯验,数扐卦辞推。

    六律文明序,三年理暗移。

    当知岁功立,唯是奉无私。

    “时”字,是题中字。

    三、题中字,指定用平声或仄声

    上一篇文章里,还提到唐穆宗时期的科举舞弊案,皇帝令白居易、王起为考官,给14个考生重考。

    这次的诗题为《鸟散余花落》,出自南北朝谢朓的《游东田》: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14个考生中,落榜了10个,裴度的儿子受到照顾被录取,另有三个被正式录取。

    这三位的试律诗都流传了下来。可以看出,押的韵却不同,两人用【花】(属于麻韵部),一人用【馀】(属于鱼韵部)。

    孔温业《鸟散馀花落》押【花】韵:

    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

    共看飞好鸟,复见落馀花。

    来往惊翻电,经过想散霞。

    雨馀飘处处,风送满家家。

    求友声初去,离枝色可嗟。

    从兹时节换,谁为惜年华。

    窦洵直《鸟散馀花落》押【馀】韵:

    晚树春归后,花飞鸟下初。

    参差分羽翼,零落满空虚。

    风外清香转,林边艳影疏。

    轻盈疑雪舞,仿佛似霞舒。

    万片情难极,迁乔思有馀。

    微臣一何幸,吟赏对寒居。

    赵存约的《鸟散余花落》也押【花】韵:

    春晓游禽集,幽庭几树花。

    坐来惊艳色,飞去堕晴霞。

    翅拂繁枝落,风添舞影斜。

    彩云飘玉砌,绛雪下仙家。

    分散音初静,凋零蕊带葩。

    空阶瞻玩久,应共惜年华。

    虽然韵部不同,但是可以看出,这三首都押平声韵,想必也是考场的要求。

    试律诗并非都押平声韵,也有押仄韵的。

    例如唐德宗貞元时期的《亚父碎玉斗》,题目中五个字都是仄声字,流传下来的两首诗都是押仄韵。何儒亮押【玉】、孟简押【碎】,可以推测,这首诗应该是限制押仄韵。

    四、题中字,平仄任用

    唐德宗贞元九年,科举的试律诗题目是《风光草际浮》。

    大多数人押平声韵,例如张复元、吴秘押【光】韵,裴杞押【光】韵,陈璀押【浮】韵,陳祜押【风】韵。

    而大诗人刘禹锡押的是仄韵【际】: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

    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

    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

    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

    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

    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虽然从题目中看不出要求,但是从作品中可以归纳出,这首诗要求押题中字,但是哪个字不限,平仄均可。

    五、非题中韵

    以《黄鹤楼》闻名天下的崔颢,其试律诗《澄水如鉴》: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

    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这首诗押【侵】韵,与澄、水、如、鉴,四个字所属的韵部均不相符。可见这次考试或许也有限韵的要求,但是没要求押题目中的韵。

    例如前言里提到,清朝这次考试“纱窗宿斗牛,得门字”,限用“门”字押韵,却不是题目中的字。

    据统计,乾隆一朝18科会试 ,没有一次所限韵字出现在题目中,只有2次属于本文的第二类(赋得x'x得x字 题目出处得韵),16次属于第五类(非题中韵)。

    整个清代 67科会试,押韵字出自题目中的字,只有24次;也就是说43次,押韵的字,不是出于题目中的字。

    不过这43次里,押韵字33次和题目的出处和题意明显相关。

    例如乾隆三十四年的 《赋得河海不择流,得虚字 》,出自李斯 《谏逐客书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用“虚”字押韵,表示皇帝虚怀若谷、虚心纳谏,是和题意相关。

    乾隆皇帝自己也作了一首,《赋得河海不择流(得虚字五言八韵会试题)》:

    九曲经中国,四瀛载厚舆。

    望洋虽莫及,纳细亦云如。

    不择量诚大,就深德有馀。

    宁惟汇伊洛,恒是沐居诸。

    滴水入无涸,含天照相于。

    政应辨先后,体乃叠盈【虚】。

    却客珍自弃,取言人可除。

    济川思致喻,启沃实殷予。

    另有10次,押韵的字,实在搞不清楚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结束语

    押韵的字,如果出现在题目中,对于考生来说相对简单些。如果不出现在题目中,考生一定要了解为什么要押这个字。

    知道了原因,考生们自然要围绕原因来创作,这叫切题。假如不知道出处,不知道为什么“得x字”押韵,那就很可能跑题,想金榜题名估计就难了。

    @老街味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赋得河海不择流,为什么得虚字,科举中的试律诗如何押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ws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