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起来,看到一条窝心的消息,又有人猝死了。一位俄罗斯53岁的女歌手,在台上飙高音,有可能是突发心脏病,当场倒地猝死,这真是太意外了,把台下的歌迷也吓的不轻。
这名歌手叫卢莉娜,她跟乐团“永恒之星”举办演唱会,一开始唱歌还中气十足,正好其中一段是飙高音,飙着飙突然就倒了,而且是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身体和地板撞击的力道很大,台下的歌迷吓坏了,很多人惊叫起来。
虽然后来被紧急送到了医院,但很遗憾,仍然是急救不治,很可能是突发心脏病。才53岁,真是可惜了。
俄罗斯歌手飙高音猝死现场现场视频有点模糊,但隐约能看出这名歌手比较胖,比较壮。按我本人的经验,一般比较胖的人,容易得心脏病,而且由于脂肪比较多,会压迫到心脏,当你在做比较剧烈的运动,或者做超出平时身体承受力的事情的时候,就容易心肌梗塞。
其实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事情,一个人好端端的,身体也健康,或者貌似健康,但是就是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突然死亡。以前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种猝死是,某位中年大叔或老爷爷,在床上搞事的时候猝死,因为当时他比较激动,心脏跳的蹦蹦响,然后还会有很多联想,但是身体支撑不了这过于激动的联想和兴奋劲,于是就一命呜呼。
这些年,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有电脑,大家的生存环境变化太大,而且生活不规律。
近几年,各类猝死的事件也频频发生,无论是在睡梦中还是在正常工作中,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总让人恐慌,猝死简直就是“隐形杀手”。
我查了一下资料,提醒大家平时需要注意:
第一,“健康性”猝死。这种在平时最常见,原因主要是心血管功能障碍,这是心率失常导致的,很多看似“健康”的人猝死,就是这种情况。刚才那位胖胖的、壮壮俄罗斯女歌手猝死,很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我们怎么办呢?一是不能抽烟,包括二手烟,二是不能不运动。否则冠心病猝死危险度就会上升。一个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猝死的几率要更高。
我觉得我自己的心脏就是有点这个问题,有时候会突然“揪”一下的疼,而且时不时疼的时间还不短,有段时间,自己加强了锻炼,这种情况就少多了。猝死这个东西,还是要加强预防。今天早上我就是跑步到办公室的,出了一身汗,比较舒服。而且我这几天有点感冒,跑完步,感冒都轻多了。
第二,还有两种情况,不常见,但是也要知道一下。
中风性猝死。有中风病史、脑软化的人,发生再度中风导致猝死的可能性会更高也更容易,大多数中风性猝死牵扯的是人体重要生命中枢的部位,止血量多、出血速度快,所以叫出血性中风。还有一种是涉及范围较大,涉及重要部位的缺血性中风。在一般情况下,发病到死亡的相隔时间可以达到数小时至一天。
肺源性猝死。这是一种会因为在夜间出现严重低氧血,呼吸性酸中毒进而猝死的症状,还有就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如果使用止喘气雾剂过量,将会出现窒息或缺氧,导致猝死。对于长时间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因为没有较大的力气咳嗽排出痰,也会导致痰栓阻塞气道,尤其在继发肺部感染时更会加重病情,从而导致肺源性猝死。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女同学意外死亡,很可能跟这个有点关系。据我们班主任说,她可能是吃了什么东西,堵住了气管,活活给憋死的。当时班上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哭了,难受了好久。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没法救。
第三,还有一种是噎食性猝死。具体的表现就是:突发性,病人无法言语且面部发紫,两眼上翻,猝然倒下。此症状多为老人。原因如下:老人因牙病或牙齿缺失,咀嚼功能欠差;老年人的脑血管病变率高;老人嗜酒后容易失去控制;老人食道窄,吞咽食物不顺;老年人情绪不稳,易因受刺激而发生食道痉挛。
所以家里的老人,首先少让他们喝酒,情绪要让他们稳定一些,平时要多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子女该做的要做,尽量多回去陪陪。其实我自己做的也不够好,最近几年父母老了,我开始经常回家了。
我们需要做的:
第一,学习紧急心脏复苏和人工呼吸。紧急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能救别人的命。
第二,如果你身体状况较差,就不要做剧烈运动。等整个人精神、身体都很好的时候,再锻炼比较好。
第三,不要再暴饮暴食了,心脏病最有可能在吃饱饭之后发作。平时就胸痛、心脏不大好的人,不要过多地吃动物内脏、鱿鱼这些胆固醇高的东西。
第四,要说抽烟是诱发猝死的一大原因,喝酒更是。以后不要再因为人家劝酒或者不顾身体状况豪饮了,不要找理由,命是自己的。抽烟坚决杜绝,喝酒一定要适可而止。
第五,多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跑步是最好的有氧运动了,哪怕你坚持小步慢跑都好。
第六,有一句话叫“输了健康,嬴了世界又如何?”作为一个人,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尤其是中年人,不工作的时候,把自己完全放松下来,多去做一些高兴的事情。
你有目标是好事,比如简书的“日更”,但是不必为短时间完不成而焦虑,没必要。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嘛,没人要求你必须成为大作家,也没必要强求说要指着写东西赚钱。你把自己想表达的表达出来,开开心心的,不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