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简友广场
“快乐”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获得的呢?

“快乐”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获得的呢?

作者: 润东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1-03-03 22:55 被阅读0次

这是我的第102天分享

在我们身边,有的人似乎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有的人就很难进入状态。

有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能保持心情愉快;而有的人不论处在多么愉快的环境中,都很难提起兴致来。

那么这种沉浸其中的“快乐”,究竟是天生就带来了区别,还是后天通过习得逐渐拉开的差距呢?

01

家庭环境

大量证据表明,在孩子的童年与少年时期,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能力,会持续影响孩子成年之后的表现。

更容易产生“心流”体验的家庭,一般有以下五个特点:

  1. 清晰

在家人的互动中,目标与反馈都很清晰。比如,你的现阶段目标是具体的什么。达到对应的目标之后,你能拿到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之前说过,要想进入“心流”状态,与能力相匹配的目标,以及恰当的反馈很重要(心流体验图)。

当目标与能力不匹配时,如果目标远远高于能力,就会觉得“压力山大”,喘不过气来,焦虑。而当目标过低,则会觉得无聊,厌倦。

  1. 重视

父母重视孩子的具体感受和体验,而不是一味地只是成天喊着让孩子考个好大学,或者将来找一份好工作。

在《心流》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叫“自成目标”。“自成目标”指的是当我们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结果,全身心沉浸在当下,我们更能心无旁骛。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在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就算结果并没有特别好,也觉得很充实。

而一旦你的脑海中加入了结果目标,那么你做一件事情就会想这想那,担惊受怕。最后很难集中注意力,结果完成的情况,大多也不如前者。

  1. 选择

电视剧《家有儿女》里面有一句歌词:“让我们自己创造,也许会更好。不知不觉就会超过你们的想象”。

不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选择的自由”都是非常宝贵的。

当对方觉得自己可以选择(包括允许与你想法不同),但要自己承担对应的责任时,创意感与责任感会更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更容易有坚定的信念。

在“心流”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叫做控制感。不论是控制自己还是“掌控”这个世界,在这个不断挑战的过程中,都能让自己逐渐“忘我”。

  1. 投入

给孩子足够的信心,做一个坚强的后盾,让孩子可以放开自我,全心全意地去做他上面选择的事情。

  1. 挑战

在行动的过程中,给予“循序渐进”的挑战很重要。要想持续不断地沉浸在“心流”状态中,我们的挑战一定要随着我们能力的提升而提升。

比如,你想锻炼写作这个能力,但是以你目前的水平,直接写一篇文章可能有点难。一开始,假设你什么都不会,只会简单的字词。

那么对你来说,“第一级挑战”就是组成一句流利的话。当你已经能够熟练这一技能之后,你的“第二级挑战”就开启了:写一段话。段落的能力构建好了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写两三百字的小短文,小短文写顺手了以后,就可以开始“进阶”到文章了。

别老想着“一步登天”,小心闪着你的腰。

02

在困顿中体验快乐

在很久以前,匈牙利某监狱幽禁了数百名知识分子。为了不让自己的大脑“生锈”,他们组织了一个“翻译比赛”。

首先,他们运用秘密的通信手段,选举出了要翻译的那一首诗,接下来就是翻译的环节了。“办法总比困难多”,手边没有笔和纸,他们就找到了肥皂,把肥皂抹在鞋底上,用牙签刻字。

翻译完一首诗之后,他们再选举出下一首要翻译的诗。最后,这个比赛整整忙活了一年多。
在困苦的环境中,很多人都设计了类似的“游戏活动”。

有的人会在地上画一个“世界地图”。想象自己每天走几公里,环游世界;有的人每天在脑海中想象打一局高尔夫球,结果几年后,当他真正接触到高尔夫球时,球技竟然达到了一流的水平。

这里的关键,是把客观条件转变成可以控制的主观体验。

当你通过不断地尝试与刻意练习,能够达到在“困境”中能够感受到“乐趣”时,你的“心流”状态的能力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如果你的家庭环境给你带来了优势,一定要把这种优势保持住。如果没有这种优势,你也不用太着急。可以通过自己培养,经过不断练习,你也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状态。

以上是我今天的学习分享。我是润东,我们一起,向上生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快乐”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获得的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zc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