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二、译文:
大学的原则,在于让光明高尚的美德得到彰显,在于让人们抛弃旧的习俗,养成新的美德,在于让人达到最完美的善的境界。
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才可以坚定的去追求,坚定的去追求才可以内心平静,内心平静才可以安稳,安稳才可以周密地考虑问题,周密的考虑问题才能有所得。
世上的每种事物都有本原和终止,每件事情都有初始和终结。知道了这些事物是有先有后的,也就接近事物发展的正道和规律了。
三、 我的启思:
买的是诵读版,字儿大带拼音,诵读时,思想也就存在于篇章、语汇、字句、声调里,每页右旁有注疏,觉得结合注疏理解原文更有意境。说真的,一经翻译,经典的韵味和悠远就少了许多。
人的确应该有目标,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并从基础开始,一步步行动下去。但事事都要求步步为营的话未免太累,要活得有趣,低头赶路也不妨抬头看看风景。人放松了心就柔软了,松弛的状态更恬静,更容易专注而产生效率。为什么夸赞人"有水平"?水静才会平,静而生慧,才显得有水平。
“道”就是事物发展的本原和规律。“三观”正,即三观合乎"道"。对现代人而言,树立正确的“三观"可能比让他修"道"更切实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76663/b10832322d1e379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