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流水般的生活,诗意般的日子写作交流
未雨绸缪 积极备战 “新高考”改革

未雨绸缪 积极备战 “新高考”改革

作者: 先锋引航 | 来源:发表于2018-02-10 22:47 被阅读654次

关 键 词:走班教学资源评估优化 生涯规划 选考排课

内容提要:“新高考”改革,以“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为核心的变革,使学校原有的师资、场地等硬件资源以及学校的组织构架、师生的思想、知识结构、课程资源和选课排课方式等软件资源方面受到很大挑战。学校要在组织变革、管理、人材储备、培养及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未雨绸缪。

    随着2018年脚步的临近,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做出重大变革已日益迫切。早在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三年以来,我们虽然是北方的学校,但学校领导班子密切关注着改革的进展,创造条件到试点地区学习,结合所学经验积极调整办学思路,为备战“新高考”做着各方面的准备,因地制宜,平稳过渡。

一.更新理念,变革组织

    首先学校在总体思想上有了明确的指向。其一就是管理导向到服务导向的全面调整。校长一开始就明确表态,学校是备战“新高考”,要很好地理解、执行政策,而不是应付,找对策。于是全校上下自觉地融入到综合改革中去。

    因为面临巨大的变化,需要在组织变革中对部门重新定位、厘清责任边界,更加高效、专业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其中教务管理部门直接接触新背景下的多个环节,其定位中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新高考的教育教学的服务保障工作。

    于是学校调整组织结构,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相关中层领导及年级主任为成员的学术委员会,直接领导实行年级议事制的由年级主任及班主任、导师组成的年级部。

    学术委员会负责做好全面的资产评估,包含教学资源(教案、习题、进度、复习、教师、教室)、人力资源、硬件资源、课程安排、管理方式、考核评价等;根据结果列出方案,按计划完成资产配置、模拟操作、组织教师培训,聚焦新考试方案和新教学要求背景下的岗位角色需求设计培训方案,从中找出问题所在。

    目前年级部只负责配合学术委员会,提供数据,具体实施培训。待开始实施后将从管理到教学多环节负主要责任。

二.软硬结合,优化资源

    纵观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可概括出两个重点——“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所谓“3+3”,指的是2017年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上海市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70分,浙江省3门选考科目每门100分。选考科目可考两次,并且不再分文理科。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地位得到提升,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避免严重偏科的一项制度设计,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从招生体制上看,基本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选拔格局;从学生成长看,凸显个性化发展,扩大了学生选择权;对高中教育来说,促进了高中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和选择性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但同时也带来了对学校资源需求增加的突出矛盾。

    资源,既包含场地、设备等硬件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材、理念、知识及各种软件方面的资源。面对矛盾,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一是压抑需求,有实行套餐制,减少学生选择自主性的,有假装走班的,这些都违背了改革的初衷,没有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和课程选择权。二是提升资源,包括师资、场地、课位(时间),但会受到历史原因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三是优化资产,充分利用能调动的资源,多措并举。

1.加强学生培训,减少盲目,科学选择

    心理学研究表明,日常工作、学习中,我们知道的占15%,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占30%,而55%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为了让学生知道更多的信息,我们制定了师生生涯规划、选考策略等方面培训计划。

    生涯规划,在新高考这个角度,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学生规划指导内容包括理想指导、心理指导、学业指导、生涯指导和生活指导。从国际上来看,生涯规划越早进行越有益处。

    一方面,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专业优势是什么,不清楚自己将来的人生目标在哪里;另一方面,学生也对社会需求,对大学录取专业等情况不清楚。而目前,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在全国中学几乎一片空白。根据麦可思对上海市交大、复旦、上外、财大、同济、东华、华师大、华理、上大等9所211院校,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的调查,近4成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有数据表明,大一约50%学生对所选专业不满意,高一约98%的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六选三”,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

    因为师范院校尚无此专业毕业生,而心理专业有此方面课程,我校因地制宜,让心理老师担此重任,并开始培训、研究,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编写校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将我校提升为“5A级”心理示范校。我校是具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学,计划先在2018级高一新生开设生涯规划指导课,力争尽快在初中铺开。

    首轮选考,这也是需要策略的。首考考好后,学生以后就能轻装上阵,之后越跑越轻松,越跑越快。如果首考没考好,再花时间从头来一遍,耗时耗力,事倍功半。

    新高考很重要的一个新概念叫“等级赋分”,细则是这样的: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也就是说,在新高考成绩中,选考科目会出现两个分数,一个是卷面分,一个是等级赋分。卷面分不会被直接使用,而将作为等级赋分的依据。

    另外高校的招生目标多为考查学生的学科特色与创新潜质,而特色计划则更多地体现不同学校的多元特色,有的学校体现在人文特长,有的学校体现在理工特长,还有的侧重于综合素质的考核。

    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在兴趣、成绩之外,还要考虑报考的冷、热门,尽量使自己的成绩最大化。同时还要在自己的兴趣擅长、成绩与高校的要求之间兼顾和平衡。

2. 储备师资,培养人材

    实施高中教育综合改革新方案后,除了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外,学生可从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6选3”理论上可有20种选择。

    随着“3+3”实施,以往冷门的生物、地理、历史等科目,都在文理不分科的大背景下“热”起来,以至于一些学校地理等科目任课老师紧张。如上海新高考“3+3”改革后,高中地理、生物、化学学科师资结构性需求突出。

    为解决师资结构性需求问题,集团学校可以使师资在集团内交流,区、市级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调教师跨学校流动。我校领导积极储备师资,制定“种子计划”,实行引进与培养结合的师资储备机制,提前向教育局申请引进相关科目教师,在招聘学科上,注重专业化需求,校内部分学科跨年级进行人事安排。并积极培养各方面人材,如管理排课的老师,以前只有一位专职手工排课,现在又从一线选拔了一名兼职老师,两人一起试用各种智能排课系统,考察算法的合理性与便捷性。

    新高考改革不仅调整了考试科目,在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也有所变化。相比之前重点考核学生的做题速度、背诵能力,新高考的试题考核主要围绕“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方面的考查要求,重点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

    考察目标和考核重点调整后,教师的教学必然会随之调整。新高考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科教学,在具体实践中完成自我调整,并实现长久发展。比如取消文理分科,以往习惯教文科的数学教师就要在知识结构等各方面调整自己。考题内容的调整,需要学科融合打通知识架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把握理解,才能让学生有更明晰的认知。

    要适应新高考改革,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完成更大转变。老师应该更加注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弘扬学生主体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由唯书唯上转变为知行统一。老师应该由过去的以书本为中心教学,转变为强调重知更要重行的教学方式,达到读书要审辨,教学要反思,探求新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育人新目标。

3.充分挖掘,优化资源

    在多数没接触过新高考改革的人们印象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走班”,而对于“走班”最多的理解就是向大学那样上课。于是很多教室、师资紧缺,“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学校“走班”成了最头疼的问题。这就形成一个误区:走班教学对学校的资源要求特别高,普通的高中根本无法实现走班;或者走另一极端,不用选排班软件系统,也可以通过限制选择手工排出课表。

    实行走班教学的学校大致可分为三类:小走班、中走班、大走班。小走班是在6选3(或7选3)的学科范围内限制性走班,即采用套餐制,把原来的文理两种组合改为4—8种组合,牺牲掉一部分学生的选科意愿;中走班是在是在6选3(或7选3,含技术课)范围内实现较大程度走班,但很多学校采用“定二选一”“双向聚焦”“2(等级与合格合并)+1(等级考)”等诸多形式减少排课组合数量,减少排课难度;大走班是全体学生的全学科走班,语数外分层、选考科目分类、体艺及校本课程分项,这是走班教学的成熟形态。

    我校同许多高中学校一样,实行八轨制(每年级8个行政班),届时除了24个(每年级8个)供行政班上课的教室外,各年级还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教室。若采取简单的走班模式,师资、教室的需求将大大超出学校的能力,短时间内教学资源可能会比较紧张。

    众所周知,学校的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需要相应的教师、课程、教室资源做支撑。走班教学,说到底是组织教学过程对现有学生时间、空间的重新设置,是对各种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理论上现有资源足够使用。事实上,学校在增加了时间、算法及公共资源等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基本满足学生的绝大部分选课意愿的走班教学。

(1)智能教学平台

    在场地方面,学校可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联系周边的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大、中专院校的资源。这是时间提高可用资源的一个思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现有条件的限制下,利用软件资源,充分发挥存量场地和师资,是切实可行的唯一途径。实际工作中,因为没有合适的智能排课系统,我们首先进行的是智能排课调研和校本化的工作。在调整中,教务重新定位,作为学校的排头兵,率先启动了为中高考改革服务的平台建设中。

    在项目之初,我们的问题初设是这样的,就是要经过选考、制定走班方案、合理配置资源,而后实施走班排课。然后对选排课系统的评估、选择,主要考虑到算法、资源评估、生涯规划、成绩管理等环节。

    基于培训和加深新高考的真实体验,我们在初三第一学期中召开了新考政策和模拟选考培训内容的学生会和家长会,随后开始进行模拟选考工作。

    学期初先完成了资源评估。资源评估为招聘、教室改造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数据。当然,这一次的模拟选考的数据只能是一种参考,为以后实质性的改革积累数据和经验。

    之后,学校学术委员再一次认真研读了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完成了学校层面的顶层课程方案。

    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选考方案,11月22日在学校期中考试结束后组织完成了选考工作。并在选考数据和选考分析报告的基础上,经过研讨,初步确定了两套走班方案。根据这两套方案,使用不同公司提供的智能排课系统进行试排。

    调研的过程不是轻松的一个过程。通过调研,对智能排课的认识的过程也不断清晰,经验不断丰富。使我们认识到,软件的算法非常重要,表现在使用上,就是排课体验(排课原则的制定、录入、运算时间的长短、冲突提示是否清晰、易操作等)、资源利用(场地及师资效率)及合理性(排课原则的实现是否满足课表的科学性原则)。

    在试用过程中,听得最多也大体相似的话:算法强大;智能排课后,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想要调整的地方可以后期手工调整。但条件录入以后,或是条件冲突导致出不来结果,或是存在诸多不合理结果(如体育、自习出现在第一节,数学、物理在下午第一节等)。

    走班下的课表不是只达成一生一课表就符合新高考要求了,还要使师生便于接收,更要合理且有条理,便于学校管理。下面列出一些排课原则:

      教案平齐:避免教师备课量多且混乱

      同日互斥:部分科目不安排在同一天( eg. 物理、电子)

      周分散:同一科目分散安排在多天,保证学生循序渐进

      日集中:教师集中上课,时间整体划分,便于时间管理

      指定课时:指定部分科目的课时分布在上午或下午

      在智能排课校本化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满足:一周总课时的分布

      公共场地资源的有效利用(eg.各专业教室、阅览室)

      更加合理配置资源

      快速完成排课,及时响应走班排课策略的调整

      智能排课可以简单到“一键获取”,规则都在算法中体现

      各个学科的学考结束时间的不统一,需要随时调整

    在试用之前,我们先做了多项准备工作,诸如收集家长问题、导师培训会、学生选考说明会、导师一对一进行选考指导……,最终在平台完成选考。

    在选考环节,我们不是简单的发起一次选考任务,而是在制定新课程方案的前提下,做了充分的准备后启动的选考工作。选考后,我们参照教室资源与师资配备的条件,班额,采用了“优先三科成班”与“定二走一”并行的走班方案,尽量保障行政班对学生的管理。

(2)智能终端设备

    在此基础上,学校引进了电子班牌,不仅能动态的、个性化地展现班级特色、荣誉及学校通知、公告、新闻、日程等多媒体信息,同时与选排课及数字校园系统相连,实时显示当前教室的课程安排,包括上课时间、课程名称、任课教师、选本课学生、教室位置,根据教学管理排课计划,自动切换课程信息。

    借助校园一卡通,结合电子班牌技术,实现了课程实时发布、自动切换及签到考勤,解决了试点地区出现的走班管理混乱的现象。还可以通过校迅通、移动终端APP通知到每个学生和任课教师,多重保障走班有条不紊地进行。

(3)教学辅助系统

    生涯规划需要用到霍兰德的人格工作匹配测试和MBTI性格类型量表的数据做为参考,在智能软件系统中集成,会使生涯规划培训、指导工作更加方便、有的放矢,同时提高学生自我诊断的科学性,减少选择的盲目性。

    而成绩管理中除了日常考试的成绩管理为任课教师、年级主任、教学管理部门、学校领导及教育局提高各种原始数据及分析结果外,若高考的入、出口分析报告能够结合教育考试部门提供的一分一档运算出入口、出口的绩效对应数据。在此基础上,可以科学、公正地完成对任课教师的评价。

(4)课程变革与阅读系统

    备战新高考,学校还在课程结构上做出调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增设听说内容;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讲究高中学生共同的数学基础与思维;综合素质评价的刚性要求鼓励更多学校将开展社会实践视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内容……

    除了以上逐步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学校还在图书馆建议方面下了大力气。

    自全国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后,主编温儒敏就成了家长和老师追逐的对象——接下来语文到底怎么学?怎么考?成为学校研究的目标。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一次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甩下了一句“耸人听闻”的话,让在场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吓了一跳!“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校领导注意到“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在阅读速度方面,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上一年悄悄增加了5%~8%。因此意识到阅读是一项长期工程,越早抓越好。

    校长积极筹措资金,将学校图书馆提升为省一级图书馆:增加馆藏,更新设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我校图书馆老师和语言老师配合,从初一年级起开设阅览课,责成教学处督促保持保量上好每一堂阅览课。还上了校园阅读系统,学生在课余可以通过数字图书借阅机和安装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上的学习软件随时阅读。

    “新高考”改革正在迅速向我们走近,各学校需要未雨绸缪,从各方面积极备战,为学生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相关文章

  • 未雨绸缪 积极备战 “新高考”改革

    关 键 词:走班教学资源评估优化 生涯规划 选考排课 内容提要:“新高考”改革,以“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

  • 积极备战

    明天儿子就要去参加体育考试了,昨天儿子教练又把孩子们召集到一块儿训练了一次。 儿子的篮球运球、50米跑、坐...

  • 新高考要求孩子具备的4大英语核心素养,你造吗?

    近日,广东省发布新的高考方案正式确定3+1+2考试模式 【高考政策改革要点全知道】 从高考改革方案我们可以看到学生...

  • 开始谈的是恋爱,最后谈的是分手

    _01_ 高考前夕,班里忙着分考场,写毕业留言,互赠照片,同学们在积极备战高考的同时,也没忘了朝夕相处的友谊。 活...

  • 我也去赶考

    明天高考了,考生们肯定都在积极备战。 明天也是闺女国画比赛决赛的日子,我也要带着闺女进津赶考去了,今晚闺女也在积极...

  • "还教育一个公正"

    文/图,鸢 往年的高考,此时早己过去了。 今年,因为疫情推迟了一个月,家有高考的学生,正在积极备战。 但是,今年高...

  • 重磅 | 2018NCDA国际生涯发展年会诚邀你参加!

    2017 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正式启动新高考改革,随着新高考的改革推进,2018年在全国各地也纷纷加入新...

  • 那年备战高考

    那年备战英语高考

  • 不仅是水利行业的龙头老大,还坐落于十朝都会的城市

    距离2018年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啦,家长和考生都在积极的备战,此次备战还包括了选择一所知名的大学(面子工程)。谈...

  • 高考改革

    近年,全国的高考改革在大刀阔斧的进行着,经济教育较发达的省份,作为领头羊,已经在实行新的高考模式。关于高考改革实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雨绸缪 积极备战 “新高考”改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bh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