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老师,藏锋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明哲保身,还是为了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陶语:二者兼有。
RY: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很重要吗?
陶语:你认为不重要吗?
RY:为什么不能允许愚蠢呢?为什么一定要智慧呢?
陶语:那你为何向古圣先贤学习?
RY: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美好的东西。
陶语:如果学到了他们身上所有美好的东西,你还会愚蠢吗?
RY:学不完的。因为美好不是学来的,而是人生来就有的。
陶语:可以以他们为榜样。
RY:是的,但不一定要成为他们。如果能够发现自己本有的美好,就不用去仰望别人的光了。
陶语:圣人只是镜子,向圣人学习,就是为了发现自身本有的东西。
RY:是的,圣人只是湖面上的倒影。
陶语:你自己没有的东西,是学不来的,除了技能。
RY:所以,凡事没有绝对。
陶语:术可以从外面学,智慧学不来。
以圣人为镜,发现自身的美好,成为有智慧的人,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
RY:是的,可是并非所有人都这么想。
陶语:别人怎么想,我们管不了。修行,是修正自己,不是改变别人。
RY:一颗桃树,它只能结出桃子,就算我们希望它结出苹果或梨,它也只能结出桃子。就像YR。
陶语:不能违反因果法则。
所以,无论你做多大努力,都改变不了YR。
RY:那就是,我们在以我们认为幸福正确的方式对她好,分享给她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也许她并不需要这些东西。
我们不该改变她,只能改变自己。因为每个生命,有他自己的节奏和运行轨迹。无论,是好是坏,是正是邪,都是道。
陶语:是的。
RY:每个人,其实都有黑暗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抗拒黑暗,而是应该允许它的存在。承认自己的黑暗面,是自己完整的一部分。黑暗面,也是我。
陶语:光明和黑暗本就是一体两面。
RY: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才能幸福快乐。或者说,怎样才能不再痛苦。
陶语:苦是逃避不了的。苦乐相伴,离苦即是乐。
RY:其实道理都懂,可是大多数人问题还是存在。他们还是会有负面情绪。
陶语:有负面情绪很正常。
RY:修行是药吗?在很多人眼里,修行就是药。他们希望通过修行来摆脱痛苦,摆脱不满意的处境。那修行,是不是就成了一种目的?
陶语:如果抱持这样的目的,只会失望。
RY:住了果,心中的那个彼岸,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脑海中臆想出来的?
陶语:只能是臆想了。
RY:所以,根本就没有药,也没有所谓的彼岸。如果有,当下的选择即是彼岸。
陶语:彼岸是一种解脱的心灵状态。当下清净,当下解脱,当下即是彼岸。
RY:您达到那种解脱的状态了吗?
陶语:一时有,但不稳定。
RY:我认为,每个生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路。
陶语:本来如是。
RY:只要本性善良,怎么样都可以。
陶语:但每个生命最终都要走向觉醒。
RY:我不知道什么是觉醒。
陶语:从睡梦(无明)中醒过来。
RY:您知道,我为什么一直没有添加MK老师的微信吗?
陶语:因缘未到!
RY:对!因为我现在,不想醒来,我觉得做个俗人挺好的。
陶语:那就继续做梦吧,俗人有俗人的好。
RY:烟火人间,有乐有痛,我经历了很多黑暗,也被很多光明温暖和照耀。
多姿多彩,我眷恋这世间。因为,人间有爱。
陶语:年纪轻轻,是应当多去体验。修行人不是没有爱,是有大爱。
RY:但我觉得,牺牲小爱的大爱不是真正的大爱。真正的大爱,是能够允许小爱的存在的。大爱是一片海洋,小爱是一滴水。
陶语:为什么非要牺牲小爱呢?大爱包含小爱的。
RY:因为有一句话叫“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陶语:或许能找到两全法呢?
RY:我也想创造两全之法,走出第三条路。
陶语:祝愿你成功!
RY: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心中若有爱,何惧忧与怖。
我选择和心爱的姑娘一起面对未来的一切,因为我相信爱的力量能创造奇迹!
陶语:爱,就是你要找的第三条路。
RY:谢谢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