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做道选择题吧:
如果二选一,你希望你的孩子是敏锐的,还是迟钝的?
在朋友圈里小范围做了个调查,几乎都选择:敏锐。
这倒也不难理解。敏锐的孩子总容易让人想到机灵的、活泼的,常被视为聪明的孩子,相反,迟钝的孩子总容易让人想到呆板的、木讷的,常被看成需要调教的孩子。
然而,这里需留存一个问号,是这样吗?
再来看一个例子吧:
两个人都被蚊子叮了。A先生慌忙拍打,感觉痒,开始抓挠,结果被叮的地方很快红肿起来。继续抓挠的话,皮肤糜烂,变成湿疹。相反,B先生轻轻拍打赶走蚊子,一脸无所谓。
相比A先生的敏感,B先生的迟钝显然更胜一筹。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引用了这个常见的例子,他将这种迟钝的力量称之为“钝感力”,并指出:并非只有灵活和敏锐是才能,钝感力也是一种才能,而且只有具有钝感力,灵活和敏锐才会成为真正的才能,让你大展拳脚。
这个例子和说法是不是有点超出我们常规认识?
让我们返回去,再去想想前面那道选择题:敏感还是钝感?
02
小A当妈妈时已算高龄(37岁),女儿一出生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家人和保姆对其照顾得精细有加,吃的要精挑细选,穿的、用的要时时消毒,家里要一尘不染。在外玩耍,女儿一碰花草树木,就被告诫“脏”;一要玩滑梯木马,大人就马上拿出消毒湿纸巾擦擦。简直是无微不至。
然而,一上幼儿园没两天,女儿就发烧了,还持续高烧,急坏了小A:“在家都好好的,去了幼儿园怎么就这样了?”言下之意,多少有怪责老师照顾不周的意思。
其实,小朋友初入幼儿园出现生病、不舒服等情况很常见,家长应该理解,初入园环境的变化,不仅孩子的心理需要适应,身体也需要适应。但为什么环境一变有些孩子马上就生病,而有些孩子就还挺健康呢?这里面有卫生环境的问题、有照顾者的问题、有孩子心理压力的问题,不过,关键的还是孩子身体抵抗力的问题。
与其对环境卫生太过敏感,还不如有个抵抗力强而钝感的身体。其实,卫生与疾病是你追我赶,不会停止。吃一点不洁净的东西,会增加肠内的细菌,对外来的细菌产生抵抗力,这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所以,吃点细菌又何妨呢?
除了卫生问题,是不是在饮食上我们也不要太敏感?小A的女儿平常在家就是各种忌口,“这个太上火,那个太寒凉”,结果到了幼儿园一吃糖就上火,稍有不对就拉肚子。其实,与其精挑细选、各式讲究,不如坚守营养均衡这一原则,在不违背安全情况下杂食即可。
是不是在小伤小病时我们也不要太敏感?与其一碰到小伤小病就马上送医院,体温一高就要求医生打针,不如稍作观察,在正常范围内给点时间让身体慢慢恢复。人体天生就有自我保护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只是这种自愈力有人强有人弱。不给孩子的身体锻炼的机会,哪来强的自愈力呢?
身体的钝感力,是健康的原点。
父母迟钝点,可以让孩子的身体有机会顺其自然发育,形成更强的抵抗力和自愈力,练就身体的钝感力,对孩子未尝不是好事。
03
再来看看孩子生活习惯养成,不少家长也是各种过度敏感:
吃饭:从边喂食边摆弄玩具,到下桌看电视喂,到满屋子追着喂;
睡觉:抱睡、摇睡、各种哄睡,孩子睡不着,大人各种焦虑强迫症;
大小便:从定时提醒,到定时“引导”,到强制要求;
我们似乎全然忘记了吃饭、睡觉和大小便,都是人的本能。孩子饿了,自然会吃饭;困了,自然会睡觉;有大小便,自然会上厕所(虽然在很小时可能会尿裤子)。
这些对于发育正常的孩子,到了一定阶段,都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是我们家长太敏感,太操心了,越俎代庖了。
于是孩子变得越来越“难带”:吃饭非得边玩边吃,睡觉非得哄抱,不小了大小便还非得靠提醒。“非得”二字就是不容变化,一旦其他方式,便一阵哭闹,然后陷入恶性循环。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反省自己的方式是否出了问题,反而一句话归结于这“熊孩子”“性子不好”“太执拗”。
这种太执拗,不少成年人也有。不管大事小事,非得顺着自己的意思来,把自己的执拗标榜成所谓的原则,丝毫没有弹性,难以适应环境和融入群体。
而拥有钝感力的人,不会事事神经质,似乎怎样都可以,对环境切换更具灵活性,对人对事更具忍耐力和包容性。
观念的钝感力,是懂变通、能容纳的原点。
父母迟钝点,对孩子不娇惯,可以让孩子从小有边界感,不以自我为中心,懂得“存同求异”,练就观念上的钝感力,对孩子未尝不是好事。
04
似乎现在经常就看到某学生遇到困难或受到批评训斥就跳楼轻生的新闻,让人很是痛心。于是大家会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太脆弱了。
这是否也是钝感力的缺失呢?
想起两个典型的钝感力代表形象,一个是《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一个是《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他俩都是从一个别人眼中的“傻帽”,历经磨砺,成功逆袭。有什么共同点?总能迅速忘却不快之事,对冷嘲热讽不记恨,常怀感恩之心,而且一旦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也绝不肯放弃——这些都是钝感力的表现。
事情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你怎么看。有钝感力的人,更能灵活地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这一点太重要了。职场上我们常见有人挨了训斥也不消沉,反而还愈挫愈勇,持续积攒才能,显然这是一种必需的软实力。
毕竟批评、困难、失败这些都是成长路上的“标配”,培养孩子心理上的钝感力,家长的引导方式至关重要。比如, 遇到同龄人争抢玩具、欺负人,我们家长能否迟钝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不要急于介入,静观其变,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又如,面对失败,我们家长能否迟钝点?不要怕孩子委屈难受,不怨天尤人,引导孩子从自身寻找问题。
心理的钝感力,是积极乐观的原点。
父母迟钝点,放手让孩子体味“酸甜苦辣”,可以让孩子练就心理的钝感力,这对孩子未尝不是好事。
05
说了这么多钝感力的好处,身体上的、观念上的、心理上的,但并不是要标榜“钝感”就比“敏感”好。
我从小受父亲教育,影响最大、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一句是“顺其自然”,一句是“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读完渡边淳一的《钝感力》,我又想起了父亲的这两句话。
钝感也好,敏感也好,没有哪种性格、气质或体质类型是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
但相对于敏感,我们很多人似乎已经忽略、甚至正在丧失某种叫钝感力的才能。而这种钝感力,恰恰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在现在以及面向未来所需要的。
作为家长,我们至少有两点需要反思和修正的:一是我们对孩子标签式的错误评判;二是我们对孩子养育方式的过度敏感。
其实,家长迟钝点,孩子迟钝点,未尝不是好事。
——读渡边淳一的《钝感力》,反思育儿方式有感,与你分享探讨。
迟钝点,对孩子未尝不是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