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部电影叫《告别昨天》,里面有个学生叫戴维,他有一位这样的爸爸:
无论戴维做什么,爸爸都看不顺眼。在家呆着说他懒;出去赛车,说他不务正业;考试差了说他笨;成绩好了也不相信他。
戴维想考大学,爸爸却一口咬定说他考不上。戴维想:“反正他也不希望我能考上”,于是就放弃了大学梦。
就这样,戴维的行为验证了他爸爸的预期。
幸运的是,戴维还有一位善于鼓励和支持他的妈妈。
正当戴维差点因为爸爸而放弃参加自行车手比赛时,妈妈对他说,不要放弃,我相信你能行。
正是妈妈的鼓励和信任,让戴维努力坚持了下来,他终于获得了自行车比赛的冠军。
人们很容易对事情做出一些主观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会演变成他们所预期的现实。
02
“你就不能把东西放回原来的地方吗?”
在很多家里,都能听到类似这样的话。
不同的人反应却不一样。
在婚姻幸福的家庭里,他会这样想:“她今天一定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
婚姻不幸的夫妻却是这么想:“她(他)总是看我不顺眼!”
把对方的言语看成了对自己的不满。这样一来,就开始了以牙还牙。
由于一方预期可能会听到对方挑衅的言语,自己先已变得焦躁,这样就真的激起了对方的愤怒。
于是预期变成了现实。
如果有人把你的腼腆错认为不友善,然后怠慢了你,你就会对他产生了不满,于是你有了对他不友好的表现。
这样一来,你的行为证实了你的确“不友善”。
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我们所预期的事情十有八九会变成现实。
03
有一个研究报告显示,老师对学生的信念也会产生类似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如果老师相信一个学生数学很好,他很可能就做得很好。
有一次,心理学研究者在旧金山的一所小学里,随机找了几位学生,告诉他们智力超常。神奇的结果出现了,这些学生在之后的智力测验中,IQ出现了飞跃。
这种期望的预言效应其实对家长也适应。
反复告诉孩子他们真诚善良、勤奋努力,他们很可能就成为了这样的人。
所以,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一些负面的标签,要贴就贴积极的、正面的标签。
04
有一位妈妈,当过多年的班主任,曾经捋顺了多位让人头疼的孩子,是大家公认的有耐心的好老师。
可她的儿子却让她头痛不已。
她常常数落儿子不专心、写作业慢、成绩不好等,甚至对他动手。
有一次,上六年级的儿子英语考砸了,妈妈说:“人人都说我是好老师,为什么我就管不好你呢?”
一气之下就想打他。
儿子终于怒了,握着拳头吼道:
“为什么在你眼里我总是这不好那不好?”
“你班上有五十多名学生,你总是用班里最好的学生跟我比。学习上不如谁,写字上不如谁,跑步上不如谁,在你眼中我是谁都不如的孩子!”
这次震惊的是妈妈,原来儿子变成这样,是因为她在他身上贴了很多不好的标签。
从此她变数落为表扬,儿子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表现得越来越让她满意和欣喜。
有位心理专家这样说: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就表扬他是什么样。
的确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