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什么?这个问题相当宏大,一句或两句话是说不明白的。在我狭隘且偏颇的思维中,文明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外向的,人与世界的联结,包罗万象,方方面面。
另一部分是内在的,人自身与内心的种种表现。探讨“文明”,无法用单一的事物来诠释,似乎唯有涵盖世界万物的历史学方能探究文明所含奥秘。
当然,世界历史所含文明奥秘之浩瀚,人穷极一生也未必探究得完。单说一国一族之史亦是经年累月才或许有稍许建树。以我国历史为例,加上无法考证的远古传说,至少五千年的历史。
如此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研究其文明演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这样,更不用说那些早已断绝,只流传于考古学家口中的古文明了。
那我们该从哪国哪族的历史中寻找文明的线索呢?依我一家之言,或许欧洲文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诚然,吾人当高举本国本族文明的光辉和伟大。
但无法否认的是数个世纪以来,是欧洲文明引领世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追赶着他们的脚步。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完善自身。再者,欧洲文明不长不短,不新不旧,有据可循,也方便我们去研究。
在众多研究欧洲文明的学者中,我颇为喜欢那个法国人-弗朗索瓦.基佐。出生于18世纪与19世纪交替之际的基佐经历过法国最激荡的年代。
大革命,拿破仑和王朝复辟等一连串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基佐是位近代政治人物和历史学家。作为政治人物,他是失败的,最终被法国人民唾弃结束政治生涯。这或许源于基佐身上学者式的天真和想当然。
不过,作为历史学家的基佐是优秀的。他对欧洲文明从古代到近代的论述是深刻和科学的,充满了理性之光。
在他有生之年,他曾出版过一本名为《欧洲文明史》的小书。这本小书是集基佐在1828年于巴黎大学授课时讲义而成。小书系统地讲述了从罗马帝国残骸上慢慢堆积而起的欧洲文明源头到近代大变革时代下的欧洲文明发展和可能的未来。
小书中不仅有基佐对欧洲文明的探索,也暗含了他对欧洲政治体制的某些思考。或许正是这些思考才造就他1848年时的悲剧吧。在读《欧洲文明史》时,我深刻感受到基佐是位爱国者,他深深热爱法国。可惜最终他成了那个年代中法国最不合时宜的一个人。
在读过往时代史学家的作品时,或多或少的我们可能会感受到作品中的幼稚和错谬。但那不该是我们用来批判过往时代学者的武器。每个人都会被时代所限,谁也无法全面地,完全正确地预判未来走向。
我们能发觉过往史学家作品的错谬,多是因为我们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回望过去。而巨人就是那些过往时代学者们。对未来,我们未可知。对过往,我们理当心怀敬意。
拿起《欧洲文明史》阅读时,我总有种与长辈对谈之感。谈论彼此不同时代的人,事和情感。这也许就是我喜欢阅读的原因之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