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练习

作者: 傲气冲天925 | 来源:发表于2020-02-06 15:53 被阅读0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弃甲曳兵而走  走:逃跑

    C.养生丧死无憾  憾:遗憾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申请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移其粟于河内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鼓:敲鼓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树木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上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之所以赞扬梁惠王“好战”,是因为“行王道”的根本目的是打赢每一仗。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设喻,暗示梁惠王移民移粟跟邻国国君治国不尽心无本质区别。

    C.孟子在文章中提到的“王道”,实际上是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即以仁义治天下。

    D.孟子认为“行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顺应农时,合理发展生产,保障民生,施行教化。

    5.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

    B.而闻者彰    彰:清楚

    C.金石可镂    镂:雕刻

    D.而绝江河    绝:断绝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而二螯

    D.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3.对下列句中加点通假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

    B.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

    C.假舆马者  假:通“借”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4.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5.请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ku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