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算是一部成功学的书籍了,教人如何成为天才的!对,你没看错,是教人成为天才的!天才可以学会吗?天才不是天生的吗?当然不是!一本《The Talent Code》(这书的英文原名)告诉你一切。
达尔文说:“我一直认为,除了傻子,人在智力上的差别不大,不同的只是热情和努力。”天才和我们普通人差的真的如达尔文所说的那样吗?
这书的作者也有这样的困惑,走访了世界很多国家,足迹遍布全球,寻访各个领域世界级的顶尖天才团队,比如巴西的球队,比如俄罗斯网球🥎,比如小提琴的乐团,比如z滑板男孩们,目的为了揭示这些人,这些组织成功的奥秘。
最后他得出了天才的奥秘,世界级技能=精深练习×一万小时。这也是这本书的中文书名中一万小时的由来。
初看这个书名,我以为这是在说坚持一万个小时,就会成功。但完全不是这样,一万小时,只是一个系数。成为天才的路,在我们基因里镌刻着呢。秘密在精深练习里。
1、精深练习的秘密武器——髓鞘质
髓鞘质的名字,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毕竟这世界研究髓鞘质的顶尖科学家欢聚一堂,也坐不满一张餐桌。可就是这么一个奇奇怪怪的名字,在人体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以至于科学家说“我们是髓鞘质人。”
简单来说,髓鞘质是包裹在神经纤维外部的绝缘系统,它起到了提升神经信号传导速度和控制信号间隔的作用。
换句话说,髓鞘质提升了神经传导速度的带宽,原来是条窄的乡间小路,经由髓鞘质的包裹,一下变成高速公路了,神经传导速度提升3000倍!
另一方面,它能控制神经信号达到时间。有些技能的掌握,就像两扇有机关的大门,机关要求在4毫秒内先后到达两个人来开启,前后顺序不能变,超过4毫秒也打不开。髓鞘质能让小人完美控制在4毫秒内并先后进去。
天才就是拥有能完美控制这些神经脉冲的髓鞘质人。
2、髓鞘质的养成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天才也不是一下子就拥有髓鞘质。
髓鞘质长得不好看,是个香肠一样的柱状物,生长特性就是包裹在神经纤维外面,绝缘,并构建成高速公路。
它由磷酸寡核苷酸构建,一旦神经纤维被启动,磷酸寡核苷酸就能感受到,开始牢牢吸附着神经纤维,包裹着并开始基建!每次当我们练琴、挥杆、做动作时,髓鞘质就开始漫长的基建之旅。
随着我们练习越来越多,它就变得越来越厚,随着练习中错误越来越多,髓鞘质越来越清楚神经信号打开技能大门的密码是多少。随着它越来越厚,越来越清楚技能的密码,我们就越来越能掌握技能,成为天才。
这也是精深练习和一万小时,能够让普通人成为天才的关键。精深,代表着设定比自己水平稍高些的目标,这样,才有机会让髓鞘质不断试错,生长并找到开启技能的核心密码。一万小时,代表着髓鞘质生长需要时间,试错需要时间,达到世界级的顶尖技能,一万小时和精深练习,两者不可或缺。
3、髓鞘质的附加属性
髓鞘质生长不可逆转。我们经常听说有句老话,“养成啥习惯就是啥习惯”,没错!因为髓鞘质不可逆,习惯养成很难改掉,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复新动作以培养新习惯,即覆盖那层髓鞘质。
髓鞘质在儿童时期一波接一波的生长,一直持续到30多岁。这也是为啥小孩学东西很快的原因,这也是为啥那些奥运冠军都是年纪轻轻,10几岁到20几岁的原因。首先满足了10000小时精深练习,二是有足够多不断生长的髓鞘质。
当我们50多岁想开启人生一项新技能的时候,那么就会发现,为生成必要的神经回路,我们付出的辛苦和汗水要多得多得多。
天才养成的人体机理,基本已经介绍完整了。但这本书并没有结束,就算我们知道了髓鞘质的工作原理,但是,要不断试错,不断超越自我,并坚持一万小时,这听起来就已经让人想放弃了,为啥我要成为天才,普通人不也挺好吗?
这本书接着阐述了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如何保持这种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状态;二是如何遇到激发我们髓鞘质不断生长试错的伯乐导师。
补充上这两个部分,我们中部分人才能真正克服地心引力的影响,通往天才养成的必经之路。
这两部分对于为人父母更为重要,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如何正确引导,如何激发热情,如何培养,在书中都有答案,关键在于实践和不断试错。
当我们了解了天才的密码,一切似乎看起来简单了很多,但日复一日的精深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世界简单了吗?掌握真理又怎么样?只会让践行者受益,观望者永远在看别人的背影说,你看,人家是个天才,我比不了的。
早安,默默前行的践行者们。[玫瑰][太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