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接到二弟书信,知他护旧,因此忧心忡忡。
孔明说:“无妨。亮自作书回之。”
刘备便教孔明修书一封,发付贤侄星夜回荆州。贤侄回至荆州,二弟说:“我欲与马孟起比试,汝曾说否?”
贤侄说:“军师有书在此。”
二弟拆开视之。其书说:“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
二弟自绰其髯而笑:“孔明知我心也。”
将书传遍满座宾客,宾客连连赞叹。二弟遂无入川之意。
再说铜雀台,曹操自濡须口之战以后,深感统一之艰难,于是想在有生之年,再进一步。于是侍中王粲、杜袭、卫凯、和洽四人,共议尊曹操为魏王。
中书令荀攸说:“不可。丞相官至魏公,荣加九锡,位已极矣。今又进升王位,于理不可。”
曹操闻之,目露凶光:“此人欲效荀彧耶?”
荀攸退朝回家,几日后卒,死因不明,亡年五十八岁。操厚葬之,暂缓魏王事。
一日,曹操来许都见天子,献帝正与伏后共坐。伏后见操,慌忙起身;献帝见操,战栗不已。
操说:“孙权、刘备各霸一方,不尊朝廷。当如之何?”
帝说:“尽在魏公裁处,”
操厉声说:“陛下出此言,外人闻之,只道吾欺君。”
帝说:“君若肯相辅则幸甚;不尔,愿垂恩相舍。”
操闻言,怒目视帝,恨恨而出。左右奏帝曰:“近闻魏公欲自立为王,不久必将篡位。”
帝与伏后大哭。后说:“妾父伏完常有杀操之心,妾今当修书一封,密与父图之”。
帝说:“昔董承为事不密,反遭大祸;今恐又泄漏,朕与汝皆休矣。”
后曰:“旦夕如坐针毡,似此为人,不如早亡!妾看宦官中之忠义可托者,莫如穆顺,当令寄此书。”
乃即召穆顺入屏后,退去左右近侍。帝后大哭告顺曰:“操贼欲为魏王,早晚必行篡夺之事。朕欲令后父伏完密图此贼,而左右之人,俱贼心腹,无可托者。欲汝将皇后密书,寄与伏完。量汝忠义,必不负朕。”
顺泣曰:“臣感陛下大恩,敢不以死报!臣即请行。”
后乃修书付顺。顺藏书于发中,潜出禁宫,径至伏完宅,将书呈上。完见是伏后亲笔,乃谓穆顺曰:“操贼心腹甚众,不可遽图。除非江东孙权、西川刘备,二处起兵于外,操必自往。此时却求在朝忠义之臣,一同谋之。内外夹攻,庶可有济。”
顺曰:“皇丈可作书覆帝后,求密诏,暗遣人往吴、蜀二处,令约会起兵,讨贼救主。”
伏完即取纸写书付顺。顺乃藏于头髻内,辞完回宫。
原来早有人报知曹操。操先于宫门等候。穆顺回遇曹操,操问:“那里去来?”
顺答曰:“皇后有病,命求医去。”
操曰:“召得医人何在?”
顺曰:“还未召至。”
操喝左右,遍搜身上,并无夹带,放行。忽然风吹落其帽。操又唤回,取帽视之,遍观无物,还帽令戴。
穆顺双手倒戴其帽。操心疑,令左右搜其头发中,搜出伏完书来。操看时,书中言欲结连孙、刘为外应。操大怒,执下穆顺于密室问之,顺不肯招。操连夜点起甲兵三千,围住伏完私宅,老幼并皆拿下;搜出伏后亲笔之书,随将伏氏三族尽皆下狱。
平明,使御林将军郗虑持节入宫,先收皇后玺绶。是日,帝在外殿,见郗虑引三百甲兵直入。帝问曰:“有何事?”
虑曰:“奉魏公命收皇后玺。”
帝知事泄,心胆皆碎。虑至后宫,伏后方起。虑便唤管玺绶人索取玉玺而出。伏后情知事发,便于椒房内夹壁中藏躲。少顷,尚书令华歆引五百甲兵入到后殿,问宫人:伏后何在?”
宫人皆推不知。歆教甲兵打开朱户,寻觅不见;料在壁中,便喝甲士破壁搜寻。歆亲自动手揪后头髻拖出。后曰:“望免我一命!”
歆叱曰:“汝自见魏公诉去!”
后披发跣足,二甲士推拥而出。华歆将伏后拥至外殿。帝望见后,乃下殿抱后而哭。歆曰:“魏公有命,可速行!”
后哭谓帝曰:“不能复相活耶?”
帝曰:“我命亦不知在何时也!”
甲士拥后而去,帝捶胸大恸。见郗虑在侧,帝曰:“郗公!天下宁有是事乎!”
哭倒在地。郗虑令左右扶帝入宫。华歆拿伏后见操。操骂曰:“吾以诚心待汝等,汝等反欲害我耶!吾不杀汝,汝必杀我!”
喝左右乱棒打死。随即入宫,将伏后所生二子,皆鸩杀之。当晚将伏完、穆顺等宗族二百余口,皆斩于市。朝野之人,无不惊骇。时建安十九年十一月也。后人有诗叹曰:“曹瞒凶残世所无,伏完忠义欲何如。可怜帝后分离处,不及民间妇与夫!”
献帝自从坏了伏后,连日不食。操入曰:“陛下无忧,臣无异心。臣女已与陛下为贵人,大贤大孝,宜居正宫。”
献帝安敢不从。于建安二十年正月朔,就庆贺正旦之节,册立曹操女曹贵人为正宫皇后。群下莫敢有言。
此时曹操威势日甚。会大臣商议收吴灭蜀之事。贾诩曰:“须召夏侯惇、曹仁二人回,商议此事。”
操即时发使,星夜唤回。夏侯惇未至,曹仁先到,连夜便入府中见操。操方被酒而卧,许褚仗剑立于堂门之内,曹仁欲入,被许褚当住。曹仁大怒曰:“吾乃曹氏宗族,汝何敢阻当耶?”
许褚曰:“将军虽亲,乃外藩镇守之官;许褚虽疏,现充内侍。主公醉卧堂上,不敢放入。”
仁乃不敢入。曹操闻之,叹曰:“许褚真忠臣也!”
不数日,夏侯惇亦至,共议征伐。惇曰:“吴、蜀急未可攻,宜先取汉中张鲁,以得胜之兵取蜀,可一鼓而下也。”
曹操曰:“正合吾意。”遂起兵西征。正是:方逞凶谋欺弱主,又驱劲卒扫偏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