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李镇西《自己培养自己》第12天

读李镇西《自己培养自己》第12天

作者: 静迎 | 来源:发表于2023-07-24 21:48 被阅读0次

与苏霍姆林斯基精神相遇

“不要看轻小学教师的意义和价值,更不要低估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他的生命力量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潜能。”其实我觉得不止是小学教师,初中、高中,任何教师都该有意义与价值,将这份阳光底下最光荣的事业进行下去。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都有这样的感受:“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悲悯的情怀,对心灵的关切,对人性的尊重,以及永不言弃的理想与信念。这些蕴含在无数个鲜活而细腻的案例中,使我们感受到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尊严,感受到作为一个教师的悲欢与优乐。”

诚如李老师一样,我每次捧起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甚至会忘记自己是在读书,像是正徜徉在情感的无边原野,飞翔在思想的万里晴空,品味着一首首灿烂的教育诗篇,观赏着一片片绚丽的人文风景……”

深入教育,要面对学生、面对家长、面对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充电,交流学习、读书提升,每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都有着不同的闪光点,每一点都将照亮我们教育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

美好的、符合人性的教育毕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是一种信仰,一种激励我们的力量。人总是向往光明的,为了人的教育也同样应该如此。只要我们把人放在第一位,我们就一定能够突破当下坚固的壁垒,教育的天地将变得广阔而充满魅力。(《以天地为课堂》)

打破学科界限,具备开阔的视野,是一个优秀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的重要特征。如果说深湛的专业知识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底色,那么开阔的视野则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需的空间。(《每一个教师都该成为学校的骄傲》)

每一个父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懂得,在我们非常看重的那些东西之外,还有更为宝贵的东西,比如善良的心地,那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核心所在,那是已经在我们的教育价值体系中被忽略很久的东西。要让“善良”这一人性中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在童年时代就扎下根来。我们的孩子,他们应该成功,但更应该善良;他们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善良。(《让善良在童年扎根》)

始终去寻找那个未被发现的领域,坚信可以找到它;然后浇灌这一丝萌芽,使之长大;鼓舞这一星火苗,让它猛烈燃烧。这就是教师在这过程中应该做的事情。(《让学生喜爱你的学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李镇西《自己培养自己》第12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sc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