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腹有诗书气自华心情随笔读书让生活美好
读《母爱的羁绊》:在无情的回望中深情地成长

读《母爱的羁绊》:在无情的回望中深情地成长

作者: 落笔天涯2016 | 来源:发表于2017-05-20 21:59 被阅读0次

    母爱,向来是人们所讴歌和传颂的一个不朽的话题。

    无私,奉献,宽广,伟大……然而,“在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即便心怀好意的母亲也有可能做错事情,不经意间伤害一个无辜的孩子。”当把母爱崇高的外衣一层层剥去,因为母亲的自恋特质而对儿女,尤其是女儿所造成的伤害便突兀地呈现了出来。

    真相总是让人失望,而也唯有面对真相,才能获得成长的力量。

    (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的面前,而你却看不到我真实的存在。

    妈妈不停地向你传递信息,告诉你她希望你成为怎样的人,而不是让你肯定自己的天性。由于十分渴望得到她的爱和赞赏,你顺从了她,并在这一过程中丧失了自我。

    母亲,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初最全然的连接。

    对于6个月以前的婴儿来说,母亲就意味着整个世界,在婴儿的眼中,他和妈妈是一体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一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共生期”,也是婴儿的“全能自恋期”。

    这个时期,婴儿感觉世界是围绕他的需求来展开的。饿了,困了,害怕了,婴儿只要一哭,就会有妈妈的乳房或者轻声的抚慰送上来,满足他的一切需要。这个时期的婴儿如果能够得到养育着无微不至的照料,便能顺利地度过“全能自恋期”,建立期最基本的安全感,从而顺利进入下一个成长的阶段。

    而如果处在这个时期的婴儿没有得到养育着的充分满足和回应,它的“自恋”特质便会一直伴随以后的成长阶段,来弥补当初不曾得到的爱。这应该是自恋特质的最初的来源。

    具有自恋特质的母亲,在面对子女的成长需求时,更多的是在满足被压抑在潜意识深处的自己的需求。

    不论是事必躬亲型的母亲,还是心不在焉型的母亲,她们都在不自觉地用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儿女——情感遗传就像基因遗传一样,不知不觉代代相传

    她们要么是认同母亲的养育方式,要么是对抗母亲的养育方式,但结果都是一样,她们将自己心中那个未长大的小女孩,投射给了孩子,她们眼中所看到的,是她们心中想要看到的样子,而非子女的真实存在。

    想起曾经在某篇文章中看到过的一个场景:女儿想吃冰激凌,妈妈让女儿自己去选,女儿选了巧克力口味的冰激凌。

    妈妈:宝贝,你不觉得香草味的更好吃吗?

    女儿:妈妈,我想吃巧克力味的。

    妈妈:哦,是吗,但我觉得你会更喜欢香草口味的。

    女儿:妈妈,我想吃巧克力味的。

    妈妈:宝贝,你上次吃过巧克力味的了,这次可以试试香草口味的,来吧,我们买香草口味的。

    从儿时的穿衣吃饭,到成年后的择业与择偶,或许,子女们都曾被母亲这样一厢情愿地漠视过、强加过,当这种事情一再地发生,便会内化到子女的自我模式当中而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我站在你面前,却从未被看见。

    (2)成年后所有激烈的痛苦都是对爱的呼唤

    没人能满足一个成年人所有未被满足的童年需要。不过除非女儿能自己填补情感空白,否则她总是希望别人能够让她拥有被珍视的感觉、有能力的感觉,以及她所缺乏的爱。

    子女对父母有着天然的忠诚。

    当子女发展出自己的意识但还没有自我生存的能力时,出于本能的情感和需要,他们的一切行为会围绕着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感受来转。

    当母亲大发雷霆的时候,孩子会乖巧顺从;

    当母亲悲伤垂泪的时候,孩子会上前轻声安慰。

    在照顾生活上,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而在照顾情绪上,很可能父母是孩子,而孩子却成了父母。

    照顾母亲的情绪、满足母亲的期待和需要,同样会内化成子女的人生模式,使她(他)在成年后不停地去照顾别人的情绪、满足别人的需要来获取认同和价值感,否则就会产生自己不值得被爱、甚至被抛弃的焦虑。

    被母亲抱有高期待的女儿成年后会成为高成就动机型的女儿,通过不断地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来向母亲和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

    被身心疾病型母亲所养育的女儿成年后同样会在身心方面问题频出,一方面是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忠诚与认同,另一方面,也是她获得母亲关注的有效的途径,就像母亲当初用这样的方式获得子女和家人的关注一样。

    即便是在择偶中,女儿也会一次次重复和母亲的关系模式,在关系中承担起依赖或被依赖的角色,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心理学领域称为“强迫性重复”,武志红老师将其称为“命运的轮回”。

    当成年后的子女在生活中经历一次又一次痛苦的挣扎,其实,让人痛苦的并非是事情的本身,而是这件事情唤起了她(他)幼年时的记忆和感受,而那时的记忆和感受,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与对母亲的爱的渴望有关——渴望被珍视,渴望被看见。

    (3)爱,而不是指责,才是康复的表现

    树干上的疤痕无法消除,它们是你之所以成为你自己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治疗能帮我们处理伤口,提供药膏,使其愈合,带走反复发作的疼痛,改善最初的创伤,允许你在它周围成长、强大、最后脱离它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母亲同样如是。

    完美的母亲并不存在,就像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其他完美的事物一样。

    当子女们回望中明了自己从母亲那里有意或无意中所受到的伤害之后,委屈、痛苦甚至愤怒都是最本能的表现。

    释放这些情绪,而不是压抑,才会让你从中获得解脱。

    当父母开明到可以承受你的委屈和抱怨,你可以选择和父母当面交谈。

    倘若父母达不到你的期待,不妨用其他的方式将情绪表达出来,比方写一封永远也不会寄出去的信,或者去运动,去找信任的朋友倾诉,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记得武志红老师的一篇文章中曾说:只有悲伤才是完结悲伤的力量。

    其实任何情绪都是如此。只有如实地面对,允许情绪自然地流动,被情绪覆盖之下的爱意才会慢慢显露。

    当子女的委屈、愤懑被允许释放和表达之后,掩盖在母亲并不完美这一概念之下的真相——但她已尽了她的所能来给予爱——才会渐渐呈现。

    唯有此,才是与母亲,也是与自己真正和解的开始。

    母爱可以浩瀚如大海,也可以羁绊如掌控风筝上的那根线,不完美才是真相。

    于子女,最可贵的事莫过于在发现无情的真相后,依然愿意深情地成长。


    唯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母爱的羁绊》:在无情的回望中深情地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ap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