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
这是阳明先生在讲《大学》里的絜矩之道: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就是规范,就是示范。絜是量度,矩是尺子。这里说的就是你不喜欢上级怎么对待你,你就不要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下属,你不希望下属怎么对待你,你就不要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你的上级;讨厌前人对我的态度,就不要对后人用同样的态度;你不希望后面的人给你使什么手脚,就不要对前人使什么手脚;你不希望右边的人给你的,你就不要给左边;你不喜欢左边人给你的,你也不要给右边。
通过这段我们可以学习到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不是相互的,不是你怎么对待我我就怎么对待你。因为两个所处的位置不同,环境不一样,当然不能用同样的方式。例如领导你给下任务的方式和方法你可能不能接受,但是你不能反过来给领导用同样的方式下同样的任务,而你却要给你的下属下达任务,那么你就不要用你讨厌的方式去下达命令,因为你的下属一定也不喜欢。有些时候因为别人的影响,我们把自己的气发在下属的身上,向下报复,来平衡自己的心态。也不是我希望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每个人的方式方法都是不一样。当你有所期待的时候,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和你希望的有有偏差。那么当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的时候,由于有心理落差,就会做出误判。应该是我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就会怎么对你,我怎么对你和我有关,和你没有关系。因为絜矩之道,是示范给所有人。
阳明先生说:“你的良知知道自己不希望上级怎么对待自己,致良知就是我们不要用这种方式去对待自己的下属。”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致良知也不是让你去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简单到就是你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不要对别人实施。你不希望别人破坏自己的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就不要乱扔垃圾,因为那是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你不希望别人在背后说你的坏话,那么我们就不要去说任何人的坏话。自己不希望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清楚,先生说了这就是我们的良知,那么致良知就是我们不要让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发生到别人身上。物来心照,物去不留。每件事情都到自己的心理像照镜子一样照照,你心如明镜,按照去做就是致良知。照过以后不在镜子里留下任何影子,不要污染到镜子。始终保持心如明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