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一个学习讨论小组里,前面因为创业直播时间不允许中断参加了,今天终于回到了我们的周四学习小组。
今天我们讨论的命题是关于选择。首先我就给小组学长提出了一个问题,
关于一个选择的问题。
我说今天面试了两家企业,一家企业离家也比较近15分钟,初创公司老板得知我在上一家公司,做过搭建直播项目,并且在我美化过的简历上看到项目收益还很好的情形下,有意让我负责一个新的直播项目,由我为结果负责,拨款30万。让我以两个半月的时间做到日GMV3万。给的待遇也相当优厚,15K的底薪,还可以达到项目提成的7%~12%。
而真实的情况就是我自己入驻了抖音珠宝基地,做了直播团队,在做了半年的时候已经赔了10多万的情况下无耐忍痛才去求职了,
另一家公司是我曾经做过的微信销售人员。 底薪只有5K以业绩多少说话。不过公司是个大公司,团队也比较稳定。竞争相当激烈,也有末位淘汰。
我该如何做选择?
学长说通过我的表述认为我心里已经做好了选择,只是需要让别人去认同我,从而更坚定这个选择而已。
我说我并不清楚呀,我完全可以去第1家公司,可能比较坑别人,但是两个月就能拿到3万的工资,做不好,也不是我不尽力,的确能力不允许。
学长说:〖人生不止要去做利弊的选择,还要去做做完选择后的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心态的正负的选择〗
好吧,这个表达能力太有待提高了。[捂脸]
组员书娟,生物学硕士毕业之后进入了投资生物领域的私募基金公司,最近在做项目汇报时,有一个两难的抉择。因为私募基金现在也开始对项目成KPI要求,而他所接手的这个项目评估中的确存在一些风险,那是为了完成自己的KPI,达成这个项目的投资合作,还是为了投资方基金公司的资产安全。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做了遵守自己良知观念,真诚坦荡的选择 ,真实的将项目的情况做了报告
我想到关于心理成本与发心起念与收益的关系
我们若不凭着良知去做事。在短期的时候可能会获得一些益处。但内心有良知无时无刻不告诉我们。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时候会对自己的认知产生冲突,就需要去合理化自行的行为,不然会心理认知失调,但这种合理化,久而久之容易让自己的身心和道德观念分离,从而让我的动力系统受损,当我们不再坦荡的时候,我每时每刻的状态和人交往,都是在失掉自己的天性,从而不能激情感染,从而失去自己的机会。这种损失掉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所以从而论证无论怎么样,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去做事。而有的人可能在良资系统里压根儿心里没有任何负担,这件事就另算了,因为我们在一个社会评价系统里做事生存,就要守到这个社会的一些规则。而一旦我们时常突破这个社会的准则就会触发社会的纠错机制 对你实施一些所谓的制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