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出自于←《論語·雍也6.26》)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于←《論語·子路13.23》)
↑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這就是:“和而不同”(←出自于←《論語·子路13.23》)←的問題。
↑道理是這樣的。
“和而不同”(←出自于,↑同上)←就是:容而不融。
↑這是我提出來的,←既:‘容而不融’。
↑道理是這樣的。←↑什麼是:‘容而不融’;←“容”←出自《老子》(←既:“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不融,←就是:“不同”(←既:“和而不同”。←出自于《論語·子路13.23》)。
不融、←→“不同”(←←出自同上),←→就是:《礼記·大學》←所説的:“誠意”(←出自《礼記·大學》)。
↑道理是這樣的。
↑什麼是“誠意”(←出自,同上)。
“所谓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出自于《礼記·大學》)。
你喜歡什麼樣的衣服,←你就穿什麼樣的衣服,←你喜歡什麼樣的颜色,←你就穿什麼樣的颜色......
你不喜歡什麼味道,←你就遠离他......←你不喜歡什麼人,←你就离开他......←這就叫:“毋自欺也”(←出自于↑同上)。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出自于《礼記·大學》)。
↑這是一樣的。←↑既:“所谓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出自于同上)
↑這就是“誠意”(←出自《礼記·大學》)。
别骗自己,←有自己的风格。←人怎麼能没有自己的风格呢?
↑這就是:“不同”(←出自于←《論語·子路13.23》)。
↑這就是:不融。君子容而不融。
↑道理是一樣的。(理論上)一個人一個风格。
因為“造物主”←↑是伟大的创意;←↑他不會“重复造物”;←所以,你為什麼要和别人“一樣”呢?
我們應該“恶恶臭,好好色”(←摘自于《礼記·大學》),←我們應該“毋自欺也。”(←↑出自同上)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代表了“造物主”的意志。
道理是這樣的。←↑“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出自同上)
所以,↑不要骗自己,
↑這是“格物致知”(←出自于《礼記·大學》)←的意義。
我們今天总聼:“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同上)。
為什麼“格物致知”←既:“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出自于《礼記·大學》)。
↑一言以蔽之,←為了做自己啊。
“格物致知”←出自《礼記·大學》←的目的,←是為了譲你:做你自己。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出自同上)。
什麼是“恶臭”,←什麼是“好色”,←摘自《礼記·大學》。
↑什麼叫:“恶臭”,←出自同上;←↑什麼叫:“好(←既:好看的,←↑“好色”←之“好”←為形容詞,←既:好看,←之意)色”。←摘自于《礼記·大學》。
你没闻過“恶臭”,←↑你怎麼可能知道←什麼是恶臭。
你没见過“好色”,←↑你怎麼可能知道←什麼是好色?
去見呐,←↑→去闻呐。
‘見闻’←二字,←就是出自《大學》(←既:《禮記·大学》)哒。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出自于《礼記·大學》)。
↑第一個“恶”←既:“恶恶臭”←之第一個“恶”(←出自同上),←是動詞,←就像《大學》开篇,←“在明明德”←的用法一樣。
“在明明德”,←出自《大學》开篇。
↑既:“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出自同上)。
↑第一個“明”,←既:“明明德”←之第一個“明”,←是動詞。
↑“如恶恶臭”←之第一個“恶”(←出自于《礼記·大學》)←↑用法相同。
所以,←↑→去見,←→去闻,←↑→這就叫:“格物致知”(←出自于《礼記·大學》)。
你是個“滑板天才”(←舉例,←假设);←那你得先買一個滑板吧。
↑你買了一個滑板,←你滑了......←然後你知:“哦,←↑原來我喜歡滑滑板......”
↑這就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礼記·大學》。
“格物”,←就是譲你去經歷、←去見闻;←去买......
然後你才‘知’。
↑哦,原來我喜歡开赛车(←舉例、比喻),←哦,原來我喜欢钓鱼(←皆舉例、比喻),哦,原來我喜歡滑雪......等等,等等。
去經歷呀,←去見闻呀,←去買呀。
我不买“四書五经”,←我怎麼知道我喜歡“四書五经”呢。
去买,←去見,←去聼,←去經歷......
↑這就是:格物。←“格物”(←出自《礼記·大學》)。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出自《礼記·大學》)
↑當你知道你自己“喜歡滑滑板”←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在“滑滑板”←這件事情上,↑↓←→去下功夫......
↑這就叫:“意誠”,←→或者叫:“誠意”。←二者出自《礼記·大學》
“誠意”(←或者叫:“意誠”←出自于《礼記·大學》)←就是:不同、不融(←“不同”←摘自于《論語·子路13.23》)
當我知道我自己喜歡什麼了←的時候,我就不跟你們混了。
我有我自己的喜好,←我會在我自己的喜好上,←↑↓←→去下功夫......
我不和你們玩兒了。
再見罢!
再見。←這就是:“誠意”。
我有我自己的喜好,←這就是:誠意。
↑君子不同,←是因為君子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小人(和君子)不一樣,小人是另外一種意識形态。
↑叫:“同而不和”(←出自于《論語·子路13.23》)。
↑(小人是)欸,←↑→我表面上,←↑→和你一样,←你穿红衣服,→我也穿红衣服,←你穿蓝衣服,→我也穿蓝衣服......
↑但是,我(←既:小人)心里有把刀。
↑這就是小人的意识形态。
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悲伤”,←但他心里有把刀。
↑這就叫:“同而不和”(←出自于《論語·子路13.23》)
實際上,人类也只有两種意識形态,←既:一為“和而不同”,←容而不融,←外方内圆,←此三者,為同意(←義)。
↑是君子的意識形态。
另外一種,←既是:“同而不和”,←(←出自《論語·子路13.23》),融而不容,←外圆内方。←内方,←我的天,←您不怕罢自己硌死?
↑這是小人的意识形态。
↑道理是這樣的。
↑“容”(←出自于《老子》)←就是:“和”(←出自于《論語》),←就是:“圆”(←出自于佛氏)。
道(←既:“容”←出自《老子》),儒(←既:“和”,←出自于《論語》),释(←既:“圆”)。
我説:“圆容”←是指的:佛(←既:释)与道(←既:《老子》)的理論摘要。
我説:“容和”←是:道(←既:《老子》)与儒(←既:《論語》)的理論摘要。
↑所以説,儒、释、道,←↑→都講究一個:‘容’←。
道(←既:《老子》)和儒,←叫:容和。
道(←既:《老子》)和仏,←叫:圆容。
↑都行。←↑→反正就是個:‘容’字。
↑道理是一樣的。
↑怎麼有‘容’(←出自《老子》)呢?←用我們儒家的話説:叫做“正心”←出自于《礼記·大學》。
正心=容。
《礼記·大學》説:“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出自《礼記·大學》)。
↑理論上是對的。
看見不同的言論,←愤怒;←聼見不同的聲音,←愤怒。
人家瞪你一眼,←恐惧,人家對你态度不好,←忧虑......
↑這都叫:不正。←既:不容。
↑你‘容’不下↑人家。
↑怎麼辦?←:练。
‘心量’←怎麼撑大的←?
↑练呐。委屈,←烦恼,←痛苦,恐惧,←练呐。
心量是‘练’大的。多經歷,←多烦恼,←多恐惧,←多委屈......
↑然後别“黑化”,←站起來。
多經歷,←多烦恼,←多恐惧,←多委屈以後,←没走入阴暗面,←反而站起來了。
↑那你了不起!←真了不起!←↑‘心量’←就是這麼“變大”的。
↑就‘容’嘛。←“容”←出自《老子》。
↑容而不融,←就算君子了。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出自于《論語·里仁4.15》)←↑→正↑此谓也。
“忠恕”,←出自同上,←就是:‘容’,←嘛。“容”,←出自《老子》。
孔子容人,←但(孔子)不融于人。
↑融于人,←↑他就不可能名垂青史;←↑融于人,←他就不必周游列国......
融于人,←就不會有我們今天,←學习,←和瞻仰的孔子了。
孔子,←不融于人,←但孔子一生都在:容人。
容忍,←就是:“恕”(←出自于《論語·里仁4.15》)嘛。
我接受你的存在,我接受不同的聲音......
但,←↑我和你不一樣。
↑這就是:“和而不同”,←容而不融,←以及:外方内圆,←了。
↑道理是一樣的。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出自于《論語·雍也6.26》)
宰我問:“井里有個“仁人”,←您跟着下去(←既:下井)嗎”?
↑那我肯定不去呀,←大哥。
↑我跟着下去干嘛←?
故,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出自于←同上)
我肯定不去呀。←“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出自同上)←這就是“←和而不同”(←出自于《論語·子路13.23》)、容而不融(←既:不陷,“不陷”,←摘自《論語·雍也6.26》)、以及外方内圆,←了。
↑“不可陷也”(←出自,同上)←既是:“不同”(←出自《論語·子路13.23》)、不融、←以及外方。
我,←就不下去,←我就有自己的style.←我就跟你不一样。......
↑但是,←↑我可以給你打個幺贰零,←什麼的......
↑可以帮你打個幺贰零。
↑既:“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出自于《論語·雍也6.26》)
↑道理是一樣的。
“可欺也,不可罔也。”(←出自,同上)
可欺(骗),(君子)當然可被欺(骗)了。
(君子)可被欺骗。←‘容’嘛。
↑就是要‘容’不同的聲音......‘容’←→不同的意識形态。等。
所以,子曰:“......(君子)可欺也”(←出自《論語·雍也6.26》)。←道理是這樣的。
↑“不可罔也”(←出自同上)是什么意思呢。
↑“不可罔也”(←出自《論語·雍也6.26》)←就是:不融,←不同(←“不同”←出自于《論語·子路13.23》),←以及外方,←了。
↑道理是一樣的。↑“外方”←就是:“誠意”(←出自于《礼記·大學》)。
↑‘誠’成外方,←‘正’成内圆(←“誠”、←“正”←出自于《礼記·大學》)。
↑這就是:外方内圆,←這就是儒家的:“誠正”(←“誠、正”←出自于《礼記·大學》)。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出自于《礼記·大學》)。
“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出自于《礼記·大學》)。
↑這就是:外方内圆↑的“誠正”(←出自于《礼記·大學》),←↑→這就是儒家的:“身修”(←出自于《礼記·大學》)了。
↑道理是這樣的。“心正”(←“正心”,←出自于《礼記·大學》)=内圆=容(←“容”,←出自于《老子》)=身修(“身修”←出自于《礼記·大學》)。
↑這就是君子的意識形态;←既:容而不融、“和而不同”(←出自《論語·子路13.23》)、和外方内圆,了。
↑道理是一樣的。“誠意”(←出自《礼記·大學》)是‘修成外方’;“正心”(←出自同左一樣)是‘養成内圆’←→既:有‘容’(←“容”←出自《老子》)。
誠意正心的修養,←既=儒家的“身修”(←出自《礼記·大學》)。
↑道理是這樣的。
↑作為一個“和而不同”(←出自于《論語·子路13.23》)的君子,←你當然可以骗我,←既:“可欺(骗)也”(←出自于←《論語·雍也6.26》)。
但是,←我怎麼可能不做我自己呢?←既:“不可罔也”(←出自于《論語·雍也6.26》)。
↑道理是一樣的。
↑----作者:李宗奇 壬寅年 三月廿二 ←于自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