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当今社会怎么看待农民之前,先谈谈具体什么类群是农民,举例讲对这些类群的看法,也就明白当今社会农民在大家心目中是什么样子了。
通常认为哪些类群是农民呢?
1.户口本上属于农村户口的人,在农村有土地,并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2.农村户口,但没有土地,也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3.不是农村户口,但做农业相关行业的人。
以这些类群讲几个小事,说说现代社会怎么看待农民,或者讲农民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
先讲一个老农民张大爷,农民户口,在西南小村里有两亩多地。
家境一直穷,父母还死得早,年轻时修水库,被石头砸了,腿瘸了。
他老实勤恳,但也只能勉强糊口,到50岁也没有结婚,直到52岁才娶了一个寡妇。
他妻子嫁他时46岁,一个大女儿已出嫁,二女儿在外省打工,三儿子正上高中。
张大爷花光几十年的所有积蓄,还在农闲时去机砖厂背砖,才供继子读完大学。
继子毕业后在沿海大城市工作,努力上进,他很欣慰。
旁人都劝说他要藏点钱,不要付出太多,毕竟孩子不是亲生的。
他仍然全心全意对家人,好在孩子们还对他挺不错。
前两年,继子回本省发展,在省城买了房,他第一次进大城市逛,以前他只去过几次县城。
在继子家,他感觉很拘束,看着光亮的马桶,还有半透明的卫生间玻璃门,他甚至都不敢解便。
于是呢,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候,他就在附近一个小车站呆坐,因为车站有个公共厕所。
几天后回老家,他是再也不肯去继子家了,但是仍然对孩子们很好,继子继女回去探望他,临走他要送很多瓜果蔬菜。
去年下半年,继子让母亲去带孙儿,老家又只剩张大爷孤独一人。
旁人都说,这娶了老婆和没娶老婆有什么区别?当初还不如把钱攒着自己花,还不用那么辛苦。
张大爷只是笑说,结了婚好歹是有一家人了,有个盼头,有个念想。
村里人都说他善良朴实,孩子们也说这般付出不图回报的继父太少了,遇上是他们的福气。
但是呢,去年发生了一件小事,让妻子对他有一点不满。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2186/ebbef51bf8fe7bcc.jpeg)
深秋,张大爷收了很多红辣椒,等继子回老家看他时,硬让继子把辣椒全带去省城的家。
但是,儿子儿媳吃辣少,儿媳嫌辣椒太多,在城里又不做豆瓣酱。
弄得冰箱里冻着辣椒,泡菜坛里泡着辣椒,阳台上还晒着干辣椒……
儿媳说,把挺有品味的精装房,弄得一股子土味儿,要把辣椒扔了。
继子想着那是继父辛苦种的,扔了岂不是辜负一片心意?
小夫妻大吵,当婆婆的劝也不好劝,只能埋怨张大爷不懂城里生活状况,做事不周全造成矛盾。
旁人多数同情理解张大爷,但同时也说,他是个好人,但也确实笨了些、见识少了些,生活不可能过得再好一些了。
相比于张大爷,田大爷家境好些,年轻时在外做过工,见识也比张大爷多,但两个儿子都是普通打工仔,没张大爷的继子那么有出息。
过年时,田大爷去省城亲戚家拜年。
亲戚挺羡慕地说,现在农村好啊,比如田大爷家修了200多平方的小楼,吃的粮食蔬菜不用买,种果树每年还能收入差不多三万元,因为开支少,这三万差不多能存两万。
而他呢,退休工资一月才差不多5000元,除了衣食住行,几乎没有剩的。住的房子是用当年单位房补差价换来的,才80多平方。
他觉得田大爷比他好过,也不知道为什么还说农民苦呢?
田大爷笑着反问,要不要他俩换换?把他村里200多平方的小楼,换了亲戚省城市中心80多平方的房子?
然后呢,把孙辈儿的教育条件也换换,亲戚家房子不远处就是省内颇有名气的一所学校,田大爷的孙子只能在镇上读书。
田大爷甚至愿意把果园给亲戚种,不换退休工资,只换来田大爷的医保和单位上对老人的节假日福利,以及最后丧葬时的福利就可以。
田大爷不停地问亲戚,愿不愿意换呢?反正退休工资还是亲戚的,只换房、换学校、换看病和丧葬条件,还送个小果园呢。
那个小果园有点收入,可是要非常辛苦才能收获,要是遇上价钱不好,或者卖不出去,还得亏。田大爷年纪也大了,不知道能种几年,等他种不动了,也没人给他发退休工资。
亲戚居然挺认真地想了想,再皱眉说不换!
田大爷说早知道他不会换,如今条件好了很多,农民还是苦。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2186/e7fd01a9167ae5cf.jpeg)
张大爷和田大爷是典型的中国农民,而李弟弟就是特殊农民了。
他父母是农民,他也是农村户口,可他没有土地,也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甚至在农村过的时间都非常少。
李弟弟出生于90年代,他们那个村的土地少,他没分到土地,要等别人家有死亡的,或者迁出的,才会分给他。
一等就等到了00年代,那时候很多村已经不再重新分地了,李弟弟家说这事多次,终于分了河边上不到一亩的薄田。
这个例子是乐山市辖下的一个山区小村,每个地方条件不同,听朋友说,在东北人均土地少则20亩,多则几百亩。
才分下地来,河边有人开塘养鱼,租了那份田,并一年给些租金。
这个人开鱼塘亏了,又转包另一个人,连转几次,竟然不再付租金,因为说是用的村里河边荒地,已给村里交了租金,没有某个人私地!
到这时,已是2017年左右了,当年的村干部已经去世,办这事的李爷爷又去世,李家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对老家情况也不熟,都拿不出有力证据,互相扯皮。
李弟弟三岁前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四岁后去了父母打工的城市,读的学校都不好,他成绩也不好,初中毕业就打工。
他想着,那租金钱一年才3000多,别人不弄鱼塘,他也不可能回去种地,但为了这事跑来跑去的路费都不只3000了,劝说父母算了,他不要地。
一家人辛苦打工,挣的钱还是不够在工作地的城市买房,只在老家县城买了一套。
有人给李弟弟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和他们在同一城市打工,老家在同一个县。
听他们说在县城买了房,开始还愿意交往,知道李弟弟没有土地,也没有技术专长后,不愿意了。
李弟弟不怨他们,只是对未来迷茫,迷茫到他都不知道县城买的那套房拿来干什么呢?
他不可能回那个县城工作,因为除了事业单位,小地方只有些小厂,又累又工资低。
那个县城在山区,外来人口少,房子租也租不出去。
原本想的是等结婚生子了,让父母住那套房子里,帮他带孩子,他仍然去外地打工的。
可是他发现以他的条件,要结婚太难了,那套房子纯属多余。
他父母不那么想,还是熬夜加班使劲儿挣钱,他们认为只要能给他买一辆车,一定能顺利娶到儿媳。
但是,很多姑娘一听说他老家房子垮了,他父母要同他们一起住,就连见面的机会也不给。
只是他也不想结婚,他觉得用这种辛苦挣钱买房娶妻生子,然后又辛苦给儿孙买房买车的循环式生活没意思。
这种生活没意思,但他又不知道怎么生活才有意思,只是心里闷得慌。
王先生父母是知青,幼年时他常随父母回农村去看看,见到种种落后情况,从小立志要改变祖国农村面貌。
大学时上了畜牧兽医学院,工作后专攻野猪驯化与家猪杂交,以及猪的疾病防治。
他不是农民,但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他中学老师很感惋惜,这学生成绩那么优异,怎么去农村当了兽医?
他解释说,虽然他们研究所在郊区,他也做着相关猪的事,但他不是农村给猪看病的兽医。
说了一通,老师不理解,朋友聚会时,朋友们也不理解,还调侃他是“猪医生”。
有一次,邻居的狗生病,他被半夜叫去医狗。
他说不会医狗,邻居问他,会医猪怎么不会医狗?都属于兽医范围。
他又讲,他也不会医猪,他是做病理研究,不会给猪打针,也没有带治病的药物,怎么医?
邻居愤愤地说,他这个畜牧专家是个砖家,实际啥也不会!
他急得解释了一大堆专业名词,他妻子把他拉回家,说他再怎么讲也没用,别人眼里,他就是个农村兽医。
王先生很郁闷,有些后悔当初选的专业了,但最终还是没有动摇,只要于国于民有实在的贡献,别人怎么看不重要。
于是,再遇到调侃或者误解,他能玩笑着应答了。
有一次,某人问他一天洗几次澡,身上会不会有猪屎臭?
(其实他在实验室的时候多,真正接触活猪少之又少)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解释,而是笑着反问那人,知不知道香喷喷的猪肉是猪的尸体,还是解剖过的尸体?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总结出是怎么看待农民的了,只是各人角度不同,总结的答案有偏差。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2186/c2f5a413c007eb26.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