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

作者: 寒暄寒 | 来源:发表于2022-02-22 16:22 被阅读0次

    有句流传很广的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起初对这句话没有多少体会,就觉得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情怀,属于自我安慰的那种。

    走过人生四十年,到了不惑的年纪,也有了自己对于人生和这个世界的一点认知,就越发觉得宇宙浩瀚、前人伟大,自己却是那么的渺小。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过去的那么多年,自己的眼光看到的就是眼前巴掌大的这一片世界,追求的也是吃饱穿暖住好等物欲世界的这点事,从没有认真想过独善其身这件事,更别说将来能不能兼济天下了。不是能不能,关键是想都没想。这样算来,前人的个人修养的的确确是值得学习的。然而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却被现代好多人置若罔闻,甚至不屑一顾地弃为糟粕,何其可悲?

    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同学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坐出租车,几个人羡慕很多刚毕业就在大城市买了房子的人,称这是自己的人生追求,而开车司机说,自己因为拆迁得了几套房,现在是做个出租车司机,而你们是大学毕业生,如果只想着买个房子,那么我们这些人该怎么办呢?你们应该有更加高大上的理想和期待才对。

    听了这个故事,细细思量,是不是感慨良多?有的人或许会说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没有基本的生存生活基础,怎么谈理想、谈抱负?

    其实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概念。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那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出自于孟子的《尽心上·忘势》,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儒家思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算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观。

    所以故事中的天之骄子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定义为一毕业就有一套房子,不得不让出租车司机感慨看不到希望了。

    曾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身为知识分子、读书人,如果说有异于常人的地方的话,那就是只剩下这一点读过的书了。如果再不能够通达一点,还谈什么读书人。

    我想他说的通达就包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这也是读书人的修养,无论得志不得志,初心未改,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但始终是心怀天下的。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名人,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比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皆是如此。

    当然,历数前贤志士,独善其身的多,兼济天下的则少。看到一份材料上说,古代君王中能够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的就只有光武帝刘秀了。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之中,刘秀应该算得上是一位非常完美、非常低调的开国之君,早在刘秀还尚未起兵的时候,就有谶言说:“刘秀当为天子”。

    就算是伴着这样的谶言,刘秀依然很低调。刘秀在后来的执政期间,他曾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并经常发粮赈灾,减少徭役和兴修水利,以此来养民生息,造福天下苍生。

    即使是在他去世之前,还下遗诏道:“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刘秀在取得天下后,他分封和善待这些功臣,给予他们应得的地位与奖赏,并未像他的祖上刘邦及后世的朱元璋那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大杀功臣,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中更是极为罕见。

    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是处在“穷的”时候,至于能不能独善其身,就需要看个人的修养了。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羡慕别人飞黄腾达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他们承担着兼济天下的重担。比如曹德旺,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2020年,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110亿元,他算得上是一个兼济天下的人。

    其实,从现如今的社会情况来看,独善其身未必是在“穷时”,即无所谓得不得志,都应该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如果人人都能做到独善其身,这个天下也就能得一个大大的善果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善其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hg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