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让意识太快的介入,那就没有意思了。我们是在玩游戏但也不是随时随地都是游戏,之后会在文本中保持巨大的绝对的空间感。这几天感受到言不由衷的放松,这句话其实不标准,言不由衷我是想说我开心了。因为什么呢,内心问题得到了心灵的回应,就是这么简单。
放松是放松,而妥协是妥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活在黑色的笼罩里,如果我不想问你,你过来和我说说我创作的作品有啥值得称道的东西。其实我很清楚人不是靠教育成立的,我说的提醒,接近于大爱,我花很多心思去理解作者背后的意思,其实这个也是我自己想要的。我不想强迫自己隐藏我自己的想法,就算有失水准那也并非不够专业。我的感觉,正在回来,或是说已经回来了。以前,我很少发表书评,更多是发表想法,在微信读书里,我也有个账号同名,之前不是同名。今天恢复了发表书评,我想通了,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我一直自卑快乐自视甚高又双向要求都高。Soul改成了分享写作日常的念头想法,但是不同名,可能某一天,我会弄成全网同名。我并非在乎别人的感受,我只是找不到如何同人相处的距离,我害怕寒冷,现在的我不怕了,就是需要不断放下看似重要的东西,让心流动起来不再僵硬。就好了。
实际我是一个相当快乐的人,也很容易快乐。《不完美受害人》看完了,豆瓣那边准备发个读后感,还在思考中,昨晚刚刚更新完结。挺好的,我觉得值得思考。
让自己逐渐快乐才是我的目的。
有的歌手一生一两首歌,有的作者也会是精工细造精打细磨,我并不害怕被忘记,我只是在修正从前丢失的安宁内心和专注的快乐。昨天梦见恐怖的感受,却能直接面对,面对质疑也直接反馈,这样都挺好的,状态就是不错的。
看得新书是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刚刚发在微信读书,很多都写想法里了,下次,通读一遍再写会更佳。不过无所谓,我要的就是每次好过上一次就行了,即便不是也没事,我并不在乎。我在寻找快乐,我并不是需要认可,那都是假设阶段的议题,如今,都不是了。
更多的想法直接成为书评作为结果,按照体验派,会更好。记住了体验派可不是贬义词。不是本色出演,是用心沉浸,我再也不会被一些语言歪曲我个人想法了。
不完美受害人里的李怡最后的离开和那一记耳光很洒脱,祝福董洁。倒是潘粤明的颜目前吃不住了,最喜欢他的《情不自禁》,是电影,特别好看,特别早,六台看过两次。片尾曲也很棒。有机会,再看一次,那会的电影都是那种调调儿的。最近我在看还珠系列,有点想法回头再写出来。
我给你什么感觉,都好,我给我自己的感觉,不会再单独出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