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大师嘉言集
——宋长水子璇大师
长水子璇大师
(965~1038),北宋华严宗僧,世称长水大师、楞严大师,杭州钱塘人(一说秀州嘉兴人)。俗姓郑,号东平,九岁随普慧寺契宗出家,习诵《楞严经》。大中祥符六年(1013),因钱公易上奏,受赐紫衣及“长水疏主楞严大师”号。宝元元年四月十五日寂,寿七十五。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紫柏尊者评价曰:“长水疏经,为百代心宗之祖。”
长水大师《首楞严义疏注经》
卷第四摘要
问:何故无学尚纡疑悔,初果之辈解悟不疑耶?答:烦恼、所知二障差别,人执、法执轻重不同。故正理论云,或有于境智不及愚。所谓凡夫善通三藏,罗汉不识赤盐。以所知障障法界理,罗汉虽得无漏烦恼轻故,尚纡疑悔所知重故。
二经答意,广略虽别大旨攸同。如彼经(圆觉经)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等。此即责刚藏,不了圆觉自性、绝诸对待、生死涅槃犹如昨梦。遂引无明生死有为,反复成疑,以难众生本来成佛。故佛斥,此正是生死垢心分别妄见,遂令圆觉成轮转也。由是举喻,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等。
解则已知觉体本妙、无明本空、山河大地如空华相,夫何致疑?惑则能所妄分、强觉俄起,三细为本、四轮成界,遂有世界、众生、业果相续。斯皆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谓世俗谛、胜义谛,今所说者异乎常说,谓胜义(中)胜义谛也,一真法界中道实相,无法不收、无法不遍,上圣下凡、情与非情,皆成佛道,斯为极唱、最后垂范也。
方便教说,定性二乘、无性阐提,不得成佛,如焦芽败种等。今此会通,咸归一乘究竟涅槃。涅槃经云,我于余经说有声闻不得作佛,非于此经作如是说。涅槃佛性即如来藏,亦名一乘,亦名首楞严,二经同味不亦宜乎。斯则会五性融三乘,了义极谈,莫斯为最。
性觉本觉指体也,妙明明妙显用也。显不由他,故云性觉,性自觉故、性自明故,岂由于他?显非有始,故名本觉,本来觉故、本来明故,岂因始有?又体无改易,故名性觉,相非生起,故名本觉。体相寂灭心言不能及,故称妙;灵鉴不昧昏惑不能暗,故名明。妙明明妙左右言耳。或可寂而常照,故称妙明,照而常寂,故曰明妙。此显法界一相、真觉无二。圆觉亦云,一切觉故,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若有能所焉称真觉?夫真觉者,离能所相。见道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经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
情想不常,刹那变易,或先胎而后卵,先湿而后化,所有受报随业善恶,故云逐其飞沈,舍身受身无能断绝,故云众生相续。
迷即无明,亦名为痴,亦名不觉,不觉即觉,故云性毕竟空。约真如门昔本无迷,约生灭门似有迷觉,觉即所迷本觉,亦即始觉也。觉迷迷灭者,始觉智起,觉尽无始妄念,合本觉时更无始本之异,唯一妙觉,岂更生妄?故云觉不生迷。
此上总非诸相者,即约真如门,显真谛义,一切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以相待故但有名字,名字即空。今次第非者,初由无明故有妄识,妄识所变即有空界,空界现故结成四大,四大起故即有根尘,根尘合故遂有诸识,根境识三为业性故,乃成十二因缘流转生死。为对治故,即有出世观智诸法,出世利钝不同,遂分三乘次第。会三归一即有佛果,果有能证所证,即分菩提涅槃,涅槃具德即有常乐我净。是故展转相由以立名字,各无自性,一切皆空。
三谛一体,是故皆云即如来藏,且法界一如,本无名相,因迷有妄,对妄说真,真妄相形名言不息,随名执相颠倒何穷,是故因言遣言、以至无遣。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显一真法界如来藏心。故维摩经,三十二菩萨,说不二法门,皆以言遣相。文殊师利以言遣言,维摩大士无言遣言,方为究竟。此之三义亦复如是。
凡夫著事,偏小滞空,俱所知心,莫及斯境。故圆觉经云,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烦恼为缘,能润业故,杀等为因,正是业故,分别是识,能生烦恼,三种相续是所分别,分别此三故云三缘。三即缘也,或杀盗淫三之助缘,故三之缘也。分别既亡,业因不作,于三界中狂心自歇。故起信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又云,以远离微细念故,名究竟觉,念即分别也,由是一念不生即名为佛,即斯义也。
然非谓全不修行,兀然空坐。苟妄想宛然、自谓即是者,误之甚矣。言肯綮者,骨边细肉也。庄子云,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若执惑有实体,不能达妄即空、四相平等一切唯觉,便谓从粗至细断尽无明方至妙觉者,何异解牛不能游刃于大窾,不能亡见于全牛,但解皮肉以至著骨,岂曰妙得牛理哉?
维摩云,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尚不可以生灭说,况以生灭为因而求证耶?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若不以止门相应,此生灭心终无暂息,若便以此心为修行者,因果相违终无获证。
六根四大互相杂乱,于湛圆明汨成浊相,即同起信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名为阿梨耶识,从此识心变起世间,即是浊义也。
有空无体,有见无觉,体即四大成质,觉即六根取境,既无此异,都成昏钝,故名为浊。一念初起无明之始,时之初分,故名为劫,非劫末时之劫浊也。
命是报法,依业所引,第八识种连持色心不断功能,名之曰命。
迷真起妄见闻觉知,返妄归真常乐我净,不循生灭妙证可臻,苟顺尘劳真常益背。
起信云,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境界不生、见闻不起,渐澄渐伏,粗垢自遣。
圆觉云,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净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若能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前第一义,令止妄心伏还元觉,即是修止;此第二义,令审详烦恼观察对治,即是修观,先止后观,法应如是。无明发业,爱取润生,六识能作,第八能受,此唯观门分别能知。
故起信云,所言观义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故。圆觉云,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同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等。
六根为贼媒者,一引外贼,即六尘也;二起内贼,即烦恼也。内外恶贼能劫真性,若知根本,贼无能为。故涅槃云,六入空聚,当有六大恶贼必断汝命,当即远离。以根尘相熏,纳识成种,无始相续莫不由此,不知调伏必为所害。
初果人,不取六尘名为六销,执根有体,名未亡一。般若云,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涅槃亦云,须陀洹人,虽生恶国,以道力故不作诸恶,不因六尘所惑,不造新业。或认六尘销处见惑不生,执一无为果体,故云犹未亡一。
万法融真,一切常住,无情成佛复何怪耶?若谓无情不能起行无成佛义,斯则何异犹邀空华结为空果?法空智塞,我相见深,无情若使不成,心外有法宛尔,空谈圆实,心语相违,岂不谬哉?
菩提云知觉,即智果;涅槃云寂灭,即断果;离伪妄无迁改,故曰真如;照察不变,名为佛性;庵摩罗云无垢,离障所显,即白净无垢识也;不与妄染相应,含藏无量功德,名空如来藏;能现身土,离倒圆成,鉴周万有,名大圆镜智,七名虽别一体无殊,坚固凝然常住不动,如金刚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