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文字,是巴学园大李写的:一些成人无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孩子,他们看待孩子的方式与其说把孩子当成孩子,不如说当成宠物或者植物,或者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是一个“人”。这就是成人不能从内心感悟孩子那颗心的深层原因。教育儿童就是帮助孩子自我成长。‘’对的,不管感悟童心,还是自我成长,其实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尊重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有自己的选择,尊重他有自己的喜好等等。可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用我都是为你好这样的道德逻辑绑架孩子。今天早上的我就是如此,所以我打开电脑,码下文字,反省并自我剖析教育。
场景:今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他自己说要吃豆沙包,我都给他买了豆沙包,并热好了牛奶。他拿了牛奶就开始喝,然后豆沙包咬了一口就不要吃了,说吃不下。我说:“早饭不吃饱,在学校要饿肚子的。”他又说:“我不想吃早饭,我吃不下。”三个回合说教下来,我开始大脑盖子打开了,开始发脾气了。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我就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了,那时候他就傻傻看着我,不说一个字,面无表情。现在回头想想,大脑盖子打开的时候,人都不是理智思考的,估计都六亲不认的,儿子当时肯定觉得我是后妈,哈哈。当时的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大脑盖子已经打开了,我想就这样让他承担自然后果吧,不吃就饿肚子。因为孩子在这样的年龄段,他是听不进道理的,他不会把“现在”与“将来”联系起来考虑,他还没有把体验变成经验的逻辑能力,他们还活在当下,更多的时候还是饿了就想吃,累了就想睡的状态。那就解决发脾气以后的修复问题吧,我说:“妈妈刚才生气发脾气了,让你不开心了,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对不起,你能原谅我吗?能给我一个拥抱吗?”他说:“我原谅你。”然后就给我了我一个拥抱。回想起来,我好像忘记跟孩子共情了:“妈妈知道你不是很想吃,而我逼你吃早饭,你肯定心里很不开心。”事后我想到今天这么容易就发脾气,也有原因是我这两天感冒了,身体不好,本身自己就很疲劳,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是很容易失控的,当然这不能成为我发脾气的理由,只是借口而已。所以,不管怎样,无论如何,人一定要学会先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照顾别人。情绪来的时候,就拥抱它吧,尽量不要去伤害别人,如果真的伤害了,那就一定一定去修复好。有觉知,就是最大的进步。
现在的教育,整天鼓吹素质教育,其实我们更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才是素质教育。普世价值观,让我们中的很多家长还停留在知识、技能大于一切的认识,有些已经认识到聪明才智的重要,极少部分刚刚认识到情商,也就是控制情绪的能力、承受力、毅力的重要,还有所谓的人文情怀,包括忠诚,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等。美国科学家通过对一些成功人士的调查显示:一个人能否成功,情商的比重占到80%,智商仅占20%。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机会,不怕犯错,怕的是没有觉知和认识。李跃儿(大李)对自己的儿子曾经有过身心的多重残害,后来她有了觉知,学习如何当父母,才有了今天的巴学园。
再回到我自己今天的案例,其实很多家庭都会上演。当孩子学会拒绝的是时候,也许是他真的吃不下,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今天的我是一只控制型的老鹰,这让我想到,要做一个合格的菜农,首先,要给菜苗生长的空间;其次,在菜苗需要他的时候一定要出现在它的面前。在关注与放手之间把握分寸,这就是种菜的秘密,也是教育的秘密。还是那句话:真正的教育,是懂得放手;真正的母爱,是懂得得体退出。
孩子是我最好的老师,他让我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如果丢失了自由和幸福的能力,丢失了自然赋予的这种机制,那就无法用心灵的方式回应孩子的心灵,只好用思考的方式,而思考往往是不能回应心灵的,因为我们成人的的思维早已被世俗污染。
场景:周三早上上学路上,看到了的落叶,走过头了又折回去捡起来,说:“妈妈,你等下帮我带回家。”孩子的世界,如此简单而又美好。大李曾经说过:“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幸福的篮子,这个篮子里有他对这个世界至诚至真的爱,对一草一木的感知,对小猫小狗小鱼所有动物的欢喜,对大自然对水对沙的极度痴迷,喜欢玩耍的天然属性……这颗心没有被世俗污染,所以有些行为成人无法理解,”是我们太世俗,而不是孩子不听话。这个幸福的篮子对于孩子成长来说很重要,让孩子多保留他的赤子之心,去填满他的幸福篮子,去温暖他以后的成年时光。
一片落叶的美好第一次做父母,有时彷徨又焦虑,有时淡定又从容,经历过并且成长着,放下一切,降低期待,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