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关于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以及有趣和无趣之人的区别。
好了,接下来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分享吧。
1、投入的快乐是无条件的
你有没有发现,在职场和生活中,有这么一些人,我们把他们称为“没兴趣一族”。“没兴趣一族”好像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也没有什么特长,他们什么都一般般,工作上也没有太多的激情。
而另一些人(姑且叫做“感兴趣一族”)却好像对什么都很感兴趣,他们好像每天都刚刚出生一样,兴致勃勃,充满好奇,生活里也样样精通,优秀得让人绝望。
上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让一些人拥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好奇心,什么都很优秀,而我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都做不好。
其实,兴趣就是你以最高级的形式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之中,当你真正完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时,不管这个事情多么简单卑微,你都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先来看一个小明和小强的故事。在一个没有路牌的三叉路口,只有一条能到达目的地,另外两条通往不知明的地方。
小明害怕选错路,于是待在原地,等待看看有没有人经过。就这么等到天很晚了,他不得不选了一条路缓慢前进,走了一段却被大河拦住了,他很懊恼:“早知道就不来了,我应该早点想到的。”
而小强呢,选择了一条路,往前走试试看,试错了,就返回来再尝试另外一条。虽然出错了两次,可是小强很开心,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朋友们在路上看到的风景。
这两者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
“不感兴趣一族”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都想尝试,却又什么都不敢投入,他们总是在思考“做这件事有什么用”“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自然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我们可能不知道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我对这样的事情不感兴趣”这句话背后的真相其实是我不敢冒险,我怕成功后会面对更大的挑战,我也怕付出了很多后却以失败告终,所以我不敢付出努力。
那久而久之,“不敢兴趣”这种思维就成了我们思维里的墙,我们的思维模式就成了“新事物,新挑战?算了,我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其实是不敢有兴趣,没兴趣的背后其实是没胆量,是我们的思维给自己的没有勇气找的借口,是一种逃避下的思维之墙。
有这么一位少年,参加了IT编程培训班学编程,他不是为了找工作,纯属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
培训班举行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他也报名参加了。按照他的编程水平,参赛肯定赢不了,但是他还是非常认真地准备,最后进入了比赛的第二轮。
比赛中要完成的解题他不会解答,他问老师虽然这道题不会解答,但可不可以再让他试一道题,不计入成绩。
老师同意了,他认真的时候样子帅极了,这种帅的背后是没有丝毫功利心、纯属乐在其中的帅。
2、你有趣,生命对你也感兴趣
有趣的人的心智模式是这样的:
冒险——投入——成功——收获,或者是,冒险——投入——失败——收获智慧。
而无趣之人的心智模式是:
冒险——担忧被迫——成功——更大担忧,或者是,冒险——担忧被迫——失败——恐惧。
因此,有趣的人凡事都愿意热情投入,自然收获到过程中的快乐。而无趣之人害怕投入了没有回报,所以宁愿选择不投入,这样自然失去了体验过程的快乐的机会。
然而无趣之人更是无胆之人,他们对新事物无力投入,更害怕投入了做不好,他们就会表现出对新事物的漠然。
忙碌的丈夫对家务不感兴趣,往往是由于没有留出投入的时间,或者不管怎么做都会被妻子数落。
你对做饭不感兴趣,其实是觉得自己做不好,或者是害怕在做饭过程中受伤,但是没有人敢说自己害怕,而是骗自己不感兴趣。
所以问问自己,你到底是没有兴趣,还是不敢有兴趣。生命有时候就像镜子一样,你愿意为它投入,它必然回报你快乐。倘若你把自己与兴趣隔绝,生命也不会拥抱你。
马克·吐温说:“跳舞,像无人观看一样;热恋,像从未受伤一样;唱歌,像无人听着一样;活着,就把人间当天堂。”
所以,带着你的热情和兴趣,全力拥抱生活吧,你也一定会收获许多乐趣。
3、初恋的激情会衰退,兴趣会吗?
如果连初恋的激情都会衰退,那兴趣会吗?答案是:会的。
心理学认为,快乐来源于“紧张感的释放”,一旦一个需求已经完全被满足,紧张感就会消失,快乐也就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了持续的兴趣。
如果你的兴趣是学会一项技艺,那么你的快乐会随着会的越来越多而逐渐减少。等你有一天真正学会了这项技艺,你依然会觉得自己不快乐。
然而真正不会消退的兴趣,是那些不能够被满足的兴趣。比如你追求的是自由、智慧,甚至是帮助更多的人,这个兴趣永远不会被满足,只会被不断的接近。
随着你的力量越来越大,你会发现需要帮助的人会越来越多,而你能够帮助别人的方式会越来越好。这就是一个永远不能被满足的兴趣。
寻找那些不能够满足的深层兴趣,比如爱、成长、超越自己、快乐、助人、宁静……它们会让你幸福一辈子,会带领你穿透生命的无常。
![](https://img.haomeiwen.com/i5066919/0d9b61449b96fa4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