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多读书
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
没有一匹骏马像一页跳动的诗行,
把人带向远方。
读书对个体的发展来说:
1.性相近,习相远,读书起修身养性的过程
2.读书使人明智,认识自己,修正自我。
3.借鉴他人的经验,少走弯路。
4.越读书(要思考),越聪明
一个语文教师更应该多读书
一、阅读现状
很多教师在工作后,几乎不再读书。即便每学期需要完成一定的读书笔记的任务,也是全靠“临阵磨枪”,百度上东抄西抄。
即便是读几本书,基本上也就是自己教材和教参、教案。一年到头,一本文学作品、教育著作也不读的大有人在。
所以导致大部分教师:
1.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2.对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了解不多
3.对优秀青少年读物一概不知
4.对古今中外文化名人少有耳闻
二、形成原因
应试教育体系:素质教育的外表仍旧无法遮掩应试教育的实质。
表现在教师个体:
1.名利熏心,急功近利
评优晋职摆在首要位置,读文学作品不能立马收益,还需花费一些时间,很多教师忙着抓教学成绩。
2.专业认识偏差
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客观原因:
1.教学任务重,课时多,杂事多,时间紧,压力大。
2.开会多,各种进修、培训应接不暇。
三、为什么语文教师要多读书
语文学科是工具箱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语文教材中以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为主,如果教师个人仅仅限于读教材,她的课堂绝对无法精彩与生动。
而多读书可以帮助教师:
1.增加文化底蕴
2.提升专业素养
3.指导青少年阅读
4.摆脱平庸
5.适应时代发展
6.保持终身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