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又布满歧路。
当偏离主干道误上辅道,小的时候是父母、读书后是老师会像导航的语音一样给出提醒,可是如果不按语音提醒走,就会在偏离主干道的方向越走越远,以至于走上歧路,再回不到主干道。
有父母、老师提醒的导航,在人漫长的一生中是幸运的路段。后来成人后,这样的纠错更多来自自我,从书本中看、从同事朋友那里借鉴、从社会观察等等逐渐形成自我纠错机制。这个机制形成过程需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可是人的一生又太过漫长,有时遇到的问题之前没有经验可循也没有固定答案,就像新修的路导航还没有录入,路标也没有设立,这时还需要博弈,选择一条路暂时走下去。
所有可以纠错有机会纠错,都是年轻,都有时间资本,等年龄大了,会发现即使知道自己错了,纠错的机会也没有了。
当然,这些能够纠错的一般都是小问题。人的一生,总有几个关键的路口,如果走错,再回到正道就会绕很大的弯,浪费自己的时间成本。上不上大学、上什么大学是这样的路口,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这样一个路口。三十多年前,刚刚改革开放,还是计划经济,事事都要计划,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是国家分配,分配到哪个城市、从事什么工作是那个时候人生面临的最大抉择,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
杨忠民大学毕业,分配到了拖拉机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