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原文:“夜气”是就常人说,学者能用功,则日间有事无事,皆是此气翕聚发生处。
大意是: “夜气,是就普通人而言的。做学问的人如果能够用功,那么,白天无论有事无事,都是夜气的聚合发散在起作用。圣人则不必说夜气。”
在传习录里有这样一句话:“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则不能运用,无运用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条理者矣。”
所以气是天理的运用,如果没有气的运用,那么我们也就无法发现天理。
那么夜气又是什么呢?夜气之说出自《孟子·告子上》,所以要探究夜气的深意,还要看看孟子中的原文: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大致意思是,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盛的,但是由于它在大都的郊外,树木经常遭到砍伐。虽然山上的树木日日夜夜都在生长,但长的速度没有砍的速度快,再加上牛羊的啃噬,最后牛山就成了现在光秃秃的样子了。人看到牛山光秃秃的样子,就以为牛山本来没有树木。
然后对照人来看,人最初都是有仁义之心的,但随着放任良心被砍伐,就像牛山曾经树木茂盛,面对天天砍伐,怎么可能保持茂盛呢?
晚上休息时,人都会生息出一些良知善念之气——夜气,到了第二天,平常人放任自己的所作所为,把这些夜气消耗殆尽。反复循环的消耗,夜晚息养的夜气不够白天的消耗。长此以往,夜气就不复存在了,这个时候,人也就和禽兽差不多了。假如得到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生长;假如失去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消亡。
孟子以牛山树木做比喻,来喻示人之本性良善。牛山不长树木,不是因为牛山本身没有树木生长的禀赋,而是因为人为砍伐,牛羊啃噬;人之所以做不善之事,不是因为人本身没有仁义之心,而是被自己的私欲遮蔽了良心。
人往往在夜晚独处的时候,会反观审查自己的内心,并且眼耳鼻舌身会暂停发挥作用,因此私欲会慢慢伏下去,这个时候良知常常容易发挥作用。比如白天打了崽崽,晚上躺在床上就开始后悔,崽崽还那么小,正是调皮的年纪,真不该打他。这就是良知的发挥,然后下定决心,以后不再无缘无故打崽崽了。结果到了第二天,看到崽崽总是妨碍你刷抖音,看电视时,你又来脾气了,这就是自己私欲遮蔽了良知,如果总是如此,则良知再难发挥。
所以夜气其实就是‘慎独’,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经常会突然出现一些善念,这些就是良知发挥作用,我们要护住这些善念。对平常人来说,白天忙忙碌碌,很难能把心真正沉静下来,只有等到晚上才能养夜气。但圣人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圣人可以时时刻刻,让良知的天理彰显,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私欲,白天就是在‘致良知’。当一个人静静地在无人的暗室之中,也能光明磊落,既不生邪念,也不做违心的坏事,那他在众人面前、在社会、在工作中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所以圣人、君子自然不消说夜气了。
人本身有滋养良心之气,如果滋养它,良心自然回归,如果侵扰它,良心自然会放失。滋养不一定非得是夜气,如果能时时存心养性,则时时都有滋养之气,日夜不息。一人独处的时候,没有外物侵扰,感知到良心回归,所以孟子讲夜气。但孟子不是要限定在夜气上,讲究的是‘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