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由意志?
(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真正的自由意志要包括 你必须了解到底有哪些因素决定着你的思想与行动;你必须能够完全掌握这些因素。关于自由意志,流行三种观点,分别是 决定论VS自由论VS相容论。
≯决定论者相信我们正生活于这样的世界之中,而在自由论者看来,人类之力可以奇迹般地超脱于客观世界的因果限制之外。
≯自由论者利用灵魂等来作为自由的行动意愿的载体。
≯相容论者认为只要一个人不受内外压力的影响,完全按照自己的实际愿望和意图行事,那么他就拥有自由。
“自由意志”不过是场甜蜜的错觉
人是通过实验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即使你不是科学家,你也是通过观察来了解世界的。科学观点大多站在决定论的立场。但是自由意志的存在还是个问题?我们无法知道做出决定的是你,还是你的大脑?关于意志的无意识起源,我们都找不到意识思维的源头,如果你回想一下,你是无法决定自己下一刻要想什么,决定自己不想什么。比如告诉你不要想大象,你的大脑其实就会自动出现大象。
在你想好自己下一步将要做些什么之前(此时,你似乎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下一步的行动),一边是先引发意识思维的大脑神经活动,一边是意识思维本身,二者之间总是出现延迟。大多数(即使不是全部)的精神现象都是生理活动的产物。大脑就是一个生理系统,完全得益于自然规律的运作,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大脑的功能状态、物质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支配着我们的思想与行动。
你的大脑就已经帮你做出了决定,
然后你意识到这个“决定”,
并且相信它是出于你的选择。
你的许多器官正在为你做无意识的“决定”,这里就是意志的无意识,如果意识思维都是起源于无意识的生理现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现实的生活,并要求人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我们所有行为不是主观意识的结果,而是头脑的自然反应,所以犯罪者是不是很无辜。自由意志是一场幻觉,我们如何找到意志的起源?
自由意志是一场错觉在于头脑中的意图自生成后,我们得到指令才知道自己打算做些什么。然后我们得出结论:我们其实并非自身思想、行为的主宰。特别是当行为和内心期望产生冲突,如果你想减肥但是刚好你有一个想大吃大喝的灵魂,并不能解释你的自由意志此时可以产生作用。
一个人之所以会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只是因为自由意志观念的长期流行,并没有经过理性讨论和逻辑推理。 试想如果自由意志是天性的话,那么自由意志产生的犯罪,罪恶怎么处理,如果说自由意志产生的友善有恶,那么我们就要压迫或发扬某种意志,反过来自由意志是不是又不是自由的呢?
自由意志不断被讨论,正是因为它涉及主体意识和道德责任这两个重要概念。
自由意志的主体意识:
如果我们所有的自觉意图都是由大脑中的现象引起,
而这些现象又并非出于我们的考虑,也从未被我们察觉,
那么我们是否能说自己是一个自由的意识主体?
那么谁是意识的主体? 身体的神经活动还是大脑的意识反应。人们自认为操控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大脑的神经运动使得人们产生了意图和欲望,决定了人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意识不过接受到了这个信号,我们误认为这是意识是主动发出者,就是有自由意志的表现。但是“自我生成”≠“自由意志”。
我们相信,自由意志表现为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去做那些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但你无法回答的是,为什么你的意愿有时可以生效,有时却拖延症发作(而且你显然无法预先选择自己的意愿)你的头脑并非由你自己控制。作为具有明确意识的行为主体,你只是自己头脑中的一枚棋子,完全受制于头脑的其他部分。意志力本身就是一种生理现象。通过努力与坚持,你可以改变你的生活,也可以改变你自己。但是,你到底能付出多少努力与坚持,却不是你能决定的事情。比如为什么是你决定今天努力减肥,而不是过去的某一天呢?你坚持多久要看你的减肥效果和外部各项条件。你的想法并非由你一手创造。也许你正在积极努力地改变自己、追求新知或者提高某项技能,这些想法看上去都是出自于你的决定。但是,你用来“创造”这些想法的所有工具都是过去的产物。
你所做的每个选择,都源自无法捉摸的事先原因,
而你只是自身经验的有意识的见证者,
却并非这些事先原因的制造者。
还有如果出现了欲望的冲突,欲望是自由意志的表现吗?如果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欲望呢,我们能产生认知之外的欲望吗?我们可以决定先行满足哪个欲望吗?欲望的实现要涉及到现实的条件,自身其实并不能决定满足哪个欲望,人类的精神生活完全是外部世界的投射。
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
如果没有自由意志,所谓善恶。贫富都没有了讨论的意义,恶不应该受到惩罚,善可以不用张扬,所有的善恶校准是没有意义的,罪恶的活动发生并不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这在伦理社会是完全不符的。
比如一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比如蝙蝠侠里的小丑。那些对侵犯别人权力没有羞耻感,也没有强的同情心,漠视法律,行为受情绪驱动受制。特别是他没有目的做出一些反人格的事情,坚称自己的观点完美无缺,我们如何去惩罚这样丧失了自由意志的人呢?
在我们看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没有人能解释我们如何成为“自己”,如果人生可以互换,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出和那些罪恶的人不同的选择,是否有多余的能力去改变自己呢。
假设我之所以会成为好人,
只不过是因为恰巧我拥有一个健康的灵魂,
其实并不值得别人称赞。
正是因为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我们才会接受宗教上的“罪恶”观念,并坚决支持“报复性”的司法正义。在人生的牌局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抓到一手烂牌。道德本身就掺杂着运气的成分,如果对此视而不见,反而有违我们的道德原则。责任的存在与否,取决于我们头脑的整体状态,而非超脱于物质之上的精神层面的因果关系。
怎么办?放弃“自由意志”,让我们更“自由”
≯放弃对自由意志的执念
当人们了解到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反而我们出现道德偏差的事情概率更高,人们更想作恶,更不想承担义务。但是放弃对自由意志的执念,我们会把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一切不幸并非来自本性,也不一定与自己无关,但是这些品性不是一成不变。这给了我们希望。如果一个人了解到潜藏于自身思想情感背后的客观原因,他反而可以更加自如地操控自己的人生。
相容论的观点就是证明了只要木偶热爱他的绳索,他就是自由之身。识破思想情感的种种表象,可以让我们更加明智地度过一生,虽然我们知道自己最终无法摆脱身上的绳索。
≯认识自己的局限
成功并非是个人奋斗的结果,我们不断受到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我们自身内部世界的影响。
并不是我们在改变自己,
我们只不过拥有了一个可以改变的自我。
即使抛开自由意志的错觉,我们依然可以对各种不同情况做出区分: 自愿行为与非自愿行为;成人的责任能力与儿童的行为后果;神志正常与精神错乱;良心不安与问心无愧。它会让我们自身了解背后的潜意识不可知的一面,让我们的社会更加仁慈,更加公正,也更加理智。
当我们真正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就能发现自由意志其实并不存在,而我们自身的体验其实与这个真相并不矛盾。所有的想法和意图只不过是“出现”于我们的头脑之中,我们能够真实,享受这个世界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