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773集《破无明惑 转障成德》

1773集《破无明惑 转障成德》

作者: 马广志 | 来源:发表于2024-09-26 08:10 被阅读0次

马广志于20240927学习第1773集《破无明惑 转障成德》笔记:

1、二千多年前佛陀所说法,虽然文字、翻译不同,但无不都是要教化众生。

2、“惑”是指看不清道理,颠倒人生,颠会造一切业。

3、众生因缘果报,无不都是从无明、颠倒、业力所引起的种种苦而来。

4、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最后人生还是归于零;零还是要从“一”开始,那就是来生。

5、行菩萨道之后,归于真如本性,三轮体空,身心清净。

6、菩萨三轮体空,是指“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即没有我付出的人,没有我付多少东西的量,没有什么人是让我救济的人。

7、“付出无所求还要感恩”,救济众生,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所以无有计较,就无有烦恼,就没有得失,就没有恐怖,身心自在,这就是法。

8、无明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要知道,如何通过法来扫除它?扫除无明所带来的内心的肮脏、污垢。无明既扫,则智慧显现。

9、佛陀本来三止不说,舍利弗再请,佛陀说:“汝既三请,岂得不说。”开始要说了,在场多少人退席?五千人退席。佛陀说:“退亦佳矣。”

10、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使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是显佛出世本怀之语。

偈曰:

因缘果报尔自知,
言语行为造业时。
若除颠倒无明惑,
菩萨道行识转智。

——无限感恩上人开示!

相关文章

  • 如何消除“知见障”?

    什么是知见障? 知见障即所知障,在佛学又称无明惑、无始无明、智障等。 知见障就是不明白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所以无知...

  • 明对治习气13

    三障者,即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即无明,亦名为惑,即是于理不明 (即贪瞋痴也) ,妄起各种不顺理之心念。业...

  • 颠覆认知的“所知障”

    佛教里的所知障,又称无明惑、无始无明,是三大烦恼之一。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

  • 无明障

    空 空有千千结 , 回望一场空, 破出无明境, 才是自由人!

  • 清净自身习气的好方法,早看早受益!——雪漠《空空之外》

    无明是烦恼的根本。 无明的表现有两种 :一是烦恼障 ;二是所知障。 贪嗔痴都属于烦恼障,其根源,多是生命本有的欲望...

  • 化繁为简

    佛教认为,无明是烦恼的根本。无明的表现有两种:一是烦恼障;二是所知障。那何为所知障?被知识、经验、偏好等个人观点和...

  • 烦恼不过无明障

    前天一个认识的师妹问我说,人为什么烦恼那么多?我诧异,一是诧异于她为什么会选择问我这个问题,二是诧异于她正是如花的...

  • 解脱01 @轻阅读 25 #读书# 2021-07-23

    第一章:破无明 管理从内在的改变开始内在的改变从破无明开始管理的问题始于无明 破无明: (一)三九法 1. 限制选...

  • 破无明

    很多年前,佛祖在菩提树下独一静坐,专精禅思。佛祖生起了这样的念想:人世间陷在苦难当中。对出生,衰老,生病,或是死亡...

  • 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由惑造业,因业感报,三者辗转生起,如恶义聚,此乃一切有情流转六道之根本原因。何谓惑?惑即无明。无明即是无所明了,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73集《破无明惑 转障成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dh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