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部门所公布的抑郁症患者人数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这当然和时代快速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之前许多没有被确诊的患者正式出现在了统计数字中。换句话说就是,之前人们不是没有病,而是不知道自己有病,现在经过科学有效的诊断,病人得到了确切的证明并开始接受正规的治疗。想来我也算是非常幸运的,华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无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咨询师资源方面都位于全国前列,而在校学生都可以免费享有这样的优质服务,加之学校开展了非常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在发病初期便选择了正确的自救方式并及时得到了专业的帮助。但在学习和住院期间,我看到的更普遍的情况却是许多家庭因患者得不到正确诊断而在反反复复的检查和治疗中因病致贫,抑或是因漫长的拖延导致病情恶化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而自伤自残的案例。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和调查,我们国家的心理工作如今究竟呈现怎样的发展规模与态势?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所得到的结果着实令人震惊和心酸。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心理治疗与咨询与国外相比本身起步就很晚。自1980年以来虽然不断发展,但相比于15亿人口的庞大需求还是杯水车薪。据学者的研究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的全职和兼职人员的估计数目仅为10000到20000人,并且当时我国相关部门尚未制定心理治疗与咨询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10000到20000人的职业技能和个人素养是否符合从业要求我们无法考证。自2002年起,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终于第一次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的试行规定, 2003年进行了第一次考试,但这也只能说明国家开始重视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对心理治疗与咨询开始了职业化的建设,至于考试内容是否规范、全面?职业资格证能多大程度上反应持证者的专业水平?等问题还需要中国最权威的心理学研究机构——中国心理学会的认可。2007年2月中国心理学会终于批准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建立。从此中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开始正式步入职业化的进程。
尽管目前中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尚无确切的数字,但我们可以看到从2003年至2007年有近10万人员通过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心理咨询师考试,这是万人中有多少是通过培训机构长则半个月短则六七天的快餐教育培训出来的?而最终又有多大比例的人从事心理咨询行业?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明摆着的事实是——我国现有的专业人员的比例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而言数量太少,面对公众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的巨大需求,专业人员严重匮乏。按照美国每一千人配备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比例标准,我国13亿人口至少应该需要200万以上的的心理治疗师。可见目前的从业人员数目还远远不足以满足民众对专业化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除了数量不足之外,我国心理咨询师培训的规范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也难有说服力。罗耀平的心理咨询/治疗师的胜任特征模型对心理咨询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做出了明确说明,这一模型也得到了心理学界诸多学者的认可,可以视为咨询师能力评价的一个标准。该模型对“具有扎实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职业能力,“灵活性”、“自信心”、“敏感性洞察力”,“自我觉察能力”等特质,以及“共情能力”,“影响力”这样的核心胜任力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是“具有硕士以上相关学位”这一特征得到的评价相对而言要得到更低的肯定。这以上的评价标准完全符合现实的要求,毕竟心理咨询师和医生一样是一个注重实操的职业,相比于理论,技术和个人特质可以说更为重要。而技术和个人特质仅仅从读书当中是难以获得的,必须有大量的、长时间的实践来进行积累和锻炼。
比照罗教授的胜任特征模型,业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劳动部制定的心理咨询师的认证标准过低。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许多从业人员仅接受了2周至3个月左右的在职培训,缺乏真正进行深入治疗或咨询的能力。但考虑到大多数从业者的能力有限,如果提高考核认定的标准势必将使得原本就薄弱的咨询师队伍更加溃不成军。不过咨询师执业认证考试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已经越来越严格,培训高标准的可从事心理咨询/治疗的专业人材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需求。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学生江佩等人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社会心理咨询业的现状呈现出如下几个主要特点:①咨询人员的从业性质多为兼职,专职人员不到四分之一;②咨询人员大都没有使用统一规范的专门咨询技术;③门诊咨询仍然是咨询方式的主流,网络、电话等咨询形式还没有得到大部分咨询师的青睐;④就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服务对象而言,婚姻情感问题、学生问题所占比例较大,其余还有神经症、人际关系适应等问题;⑤发展性的心理咨询服务不普及,多数咨询机构提供的服务都限于心理问题的解决或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⑥咨询机构间彼此交流比较少,相互之间对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和治疗首先应该是一个规范的、科学的职业,同时也存在着它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殊性。针对咨询行业,政府更应该对市场形成有力的监管机制以及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否则,缺乏统一的咨费标准和“上门服务”等一些有待商榷的市场运作方式,将对患者和咨询师的身心安全产生不可预测的隐患。其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服务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因此咨询师或治疗师应该具备一定水平的职业道德,拿到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督导、监督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并不断追求个人的成长才能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再次社会咨询机构不仅以营利为目的,它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社会价值。调查结果显示处于“非盈利”状态的咨询机构占60%以上,因此我认为社会组织及政府部门需要给予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一定力度的扶持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则仅凭个人能力难以生存的尴尬处境将无从摆脱。
和职业咨询师、治疗师数量少、增长慢的状况相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证考试的人数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却呈现出极为快速的增长态势。如前所述,我国的心理咨询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入的,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变化,人们面临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咨询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自2002年4月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从业人员的国家职业标准以来,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考试的人数每年都有相应比例的增加。
在我身边就有许多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并通过考试拿到从业资格证的同仁。我也和大多数参加培训机构考取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的人一样并非心理学专业出身。我的本专业是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辅修的第二学位是地理科学,无论是从哪个角度都是和心理学八竿子打不着的。尽管华中师范大学有着全国一流的研究团队和实验设施,普通学生充其量也不过是在实验中充当被试或为了修够公共必修和素质课的学分而混过几堂公共课。我从两年前开始学习心理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位需要我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其次则是以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惑为目的的。
培训班的课程基本是在周末举行,一天时间就要泛泛的通讲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有时甚至连书都看不过一边老师就已经结束了。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能通过考试主要还是凭借着自己课后的努力和一点点应试技巧。和我同课堂的同学以40—50岁之间的中年人为主,他们都有着稳定的本职工作,抛开为了评职称而参加考试的不谈,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而进行学习的,有的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有的是为了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还有的是为了克服自身性格缺陷……尽管目的不一而足,但却可以将之统称为“病人”,他们本应该是到咨询机构经过一两个疗程的咨询解决自身问题的来访者,如今却无奈成为了通过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咨询师。“助人自助”本该是鼓励专业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医生”的寄语,如今却成为了“病人”的实践。
更令人难过的是,心理处于亚健康甚至人格呈现碎片化的“病人”,往往因为经受着巨大的心灵上的痛苦而总是急切地想要通过专业咨询和治疗技术实现自身的治愈,加之疾病削弱了他们的认知功能和判断能力,他们总带着一种盲目的偏激。许多无良商家和江湖骗子便利用他们的盲目和偏激,打着心理学的旗号组织各种各样、花式繁多的所谓“灵修”、“顿悟”等等培训。一个短短的几天的培训少则三四千,多则一两万,更有甚者开出一周三十万的高价。有的“病人”不惜倾家荡产、债台高筑也要参加,既浪费了时间,也加重了病情。因此,在这里我想奉劝每一位读到此文的读者,不管是怎样的疾病,都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相信医生、遵循医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