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在初中阶段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石。作为家长,不能只是孩子语文学习路上的旁观者,更要成为一名陪伴者。我们要让孩子体会到,他(她)在求学路上并非踽踽独行,而是有爸爸妈妈作为前进的动力与支撑。下面,我谈一下在引导女儿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与体会。
首先,要培养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学好语文,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段时间,女儿总和我抱怨,她的写作素材就要用尽了。在学校的课堂上,她的作文题材总是围绕山阳老家展开。她写了秦岭的山、秦岭的水、外婆家门前的竹林、外公亲手种的麦田。她说早晚有一天会枯竭,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来。我告诉她,不会。中国古代文人中,就有一些大家擅长写田园小事。陶渊明笔下,种豆、除草、月落、归家,他写得生动有趣;王维晚年“半官半隐”,诗歌便有了禅味;陆龟蒙隐居太湖,自号“江湖散人”;林逋在孤山隐居,与梅花仙鹤为伴。你能把外婆的小院写得充满诗意,一草一木、微风细雨皆为文章,说明你有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女儿听了,始信有其说。今年夏天,为了让她开拓眼界,我们带她去大连,让她看海、看轮渡、看夕阳。回到学校,她还是不知不觉把笔触伸向外婆的小院。她说,外面的天地给了她思考,可她的心还是留在外婆家里。这是一种回归,也是兴趣的缱绻与眷顾。培养兴趣更重要的一点是要爱上老师,喜欢她的声音,迷恋她的笑容。女儿回家会经常给我们讲起老师的故事,绘声绘色,心之所向。她会在语文作业本上画老师的头像,写自己内心的烦恼。老师在下面随机写上评语,她会高兴好几天。有一次女儿对我说,等她毕业也要做语文老师,成为一个像自己老师那样的人。我心想,这下没有问题了,她的语文成绩差不了。爱上老师,不就是爱上了课堂吗?
其次,是要告诉孩子背诵是一件有趣的事。语文的基础知识要扎实掌握,字词、语法、古诗词、文言文,大量的记忆是语文学习的根基。作为家长,要配合学校完成字词听写、古诗背诵打卡等任务。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享受背诵的快乐。小学时,我和女儿一起背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女儿记不住诗人的名字。我用手指在女儿腰上戳一下,告诉她“扎肾行”,女儿笑得滚到地上。从那以后,她再也不曾忘记这位诗人的名字。我们一起背战国七雄,采用《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上的方法,把“韩赵魏楚燕齐秦”记成“喊赵薇出演齐秦”,女儿一下子就记牢了。记忆是一件有趣的事,是一个挑战,是一个游戏,是一种熏陶,每个勇敢的孩子都应该热爱记忆。我们采用散步记忆法,一起在山间小路上大声背诵《劝学》和《卖油翁》,思维的活跃程度像脚步一样轻快,艰涩的国学像山那边的梯田一样层次分明。
此外,要在家庭中建立阅读的氛围。朋友们到我家做客,总是惊诧于我整整一面墙的书架。那一架书,是家庭装修的核心与精髓。女儿小时候住的单人床,侧面摆架上各种类型的书籍随手可得。如果孩子半夜翻身不小心,可能就会碰掉一本砸在头上(开玩笑)。我们每晚都会与孩子共读,小小的一张餐桌,每人面前一块擦拭得干干净净的桌面。孩子读的每本书,我都会提前读过(主要是帮她甄别优劣)。我会把书中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并在书边空白处写一、两句读书体会,每本书读完再写一篇书评发在自媒体上。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可以在上面乱涂乱抹,也可以在上面写下千言万语。我选择的是,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镌刻下一本本经典作品的书评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我们全家出去聚餐,我会开一瓶啤酒,然后对着翻腾的泡沫给女儿讲一段《双城记》或《巴黎圣母院》里的故事。女儿撑着下巴听得入神,然后回家就会问,爸爸,我们家书架上有这本书吗?女儿有一个习惯比我更好,她能够把喜欢的书读上无数遍,比如:《悲惨世界》、《哈利.波特》、《无人生还》。她沉浸其中,与主人公共情,对书中每一个细节耿耿于怀,为书中每一句对话着迷。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在初中语文学习的漫漫长路上,每个孩子都在上下求索。作为家长,我们不要冒充他们的领路人,我们要放手让他们自己修行、自己长大。我们需要做的,是陪伴,是在每一个分岔路口与他们共同做出选择,然后坚定地走下去。作为家长,不要奢求回报,不要用成绩在孩子的脊背上烙下与成败相关的印记(这一点我自己做得也特别不好),而是要用爱与耐心陪伴他们在语文的知识海洋里畅游。一家人共同往前走,也许我们自己成长的,比孩子还要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