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哭了。
嫁给他之后,来到杨树岭村两年了。
一心一意跟了这个帅帅的坏坏的男人,为他喜为他忧愁,从打工的地方回到男人的老家,在这儿生下女儿。
她十二分不想回他的老家杨树岭村。但是怀孕了,一切都得自己扛。
他还是个大孩子,只顾自己打工上班,想叫他买点什么想吃的,时有时无,全看他心情好坏。加上两人出来一年不到,也没有什么多余的钱,她辞工早,因为两人同在的厂里劳动强度大,噪音、有毒气味,伙食差等等原因。那时候的他是多么的对她好,信誓旦旦的保证要养她一辈子。
随着肚子里的孩子越来大,即将分娩,他把她送回老家。别无选择,没有钱,她年纪也还小,不是带孩子的好女人。在打工的地方,他更是不管不顾了。
回到老家,娘家不理,婆家不屑。
现在,婆婆的婆婆在瘪着嘴在骂她。
她和他原来都是乡镇中学的学生,在那种九年一贯制学校读书,认识的不能再认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乡镇学校没有读书的氛围,两个家庭也没这个读书考大学的梦。如今是严重的两极分化,乡里人只知道大学生多如狗,找工作难,到处是失败的宣传。乡里的这个学校校纪校风还算好,但是如果一个人呆在一处破地方一呆九年,肯定平淡得很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年轻的心梦想在明天,不少人不得不开始抓狂,到了七八年级将近毕业,读书还行家里重视教育的学生一批批转到县城,或者市里省里去了。读书不行的半点兴趣也没有,读书是为父母老师读,不读才是真正为自己,年轻人不浪漫不潇洒,毕业就没机会了。
于是,玩玩耍耍,吃吃喝喝,潇潇洒洒,癫癫狂狂,能谈恋爱就谈恋爱。如今农村光棍扎堆,出了校门想谈恋爱就难得多,那些在外打工找不到老婆的农村青年,常常三五成群守在校门外,等着“吊菜”找个毕业班的女学生谈恋爱或者私下来往了。他们有钱了,农村女学生往往好容易感动,留守孩子家里几乎没有温暖,而且早晚要嫁人。恋爱结婚的成功率很大很大。
她和他就是八年级就交往了,同居了。开始,他家几位大人也不反对,也不怎么喜欢。她家里知道了,要求看看男方家庭,于是奶奶,几位伯母浩浩荡荡开来,“访亲家”,她的这些长辈还比较满意,也收了男方的红包。
她的父母是不同意的,也骂了也回来管了,要带她出去打工,她不干。村里面以前常常是叫人,用绳子捆回来,养一阵,父母再给她另选一家好的,彩礼不能少于十几万。她很坚决,甚至以死相拒,她拿着菜刀,搁在颈脖上。她的父母只好不甘的走了。
学校里,她是回不去了。如今无所事事的她,就住在他家了。关在房间里玩手机,吃了玩,玩累了就睡,等着他放学回家,两人腻在一块恩恩爱爱一阵。如果还记得当年你好我好此爱彼恋,那是很温馨的画面。他却还可以在学校读书,他的祖父母想办法送了礼。
他的祖父母在家,并不很看好她不怎么接纳她,总觉得自己的孙子好优秀很帅很能说会道,再长大一点觉得找一个更好的完全有可能,如今不是不好,早得曾孙早得福。
但她太懒,老人待她一天不如一天,她受不了,又找一个认识的表伯伯想转到表伯伯那儿读一年书,表伯伯多少有点风闻,看着这个发育良好,还学生模样的孩子,联系老表,她父母巴不得她到学校来读书,千求万求,表伯伯又到校长处求情,校长也打电话问了原来就学的学校的校长了解了一番,本来不想收她,但自己的老师反复作保证,她才又进了校门。
后来两人毕业后出去打工,回家生下女孩,老太婆就很不喜欢了。
如今,老太婆对着孙媳妇天天骂,该骂就骂,不该骂也要骂一阵才舒服,在厉害婆媳妇那里没讨到的便宜,在孙媳妇这儿赚回来了。骂完之后心里那个舒畅啊,无法言说。老太婆感觉自己年轻了好几十岁,命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只是后来老太婆绝对没想到会有血光之灾。
其实,命运早有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