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作者: 西子岸香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21:29 被阅读20次

要想成为一个职业性的写手,就必须做到这一条——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句话看似矛盾,实际恰好最能体现写手的能力。对于一件社会热点事件,要想口若悬河,并不难,因为一件事能成为热点,本身就比较接地气,让大多数人都能各抒己见,基于这样的事件洋洋洒洒数千字,说实话,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我以为,惟有能于无声处听惊雷者,才可由写手褪变为“文人”

于无声处听惊雷,那么什么是“无声处”,“惊雷”又是什么?

私以为,无声处,便是旁人未曾发觉,抑或不愿涉足的角度。这个角度,绝非违背善良正义,甚至民族大义的立场,而是一个精辟独到的切入点,就如同所有人沉浸在热闹灯会的夜晚,那个独自沉思于灯火阑珊处的思想者。这个角度或立场,应是能启发民智,引人深思,鞭辟入里的,它亦能将大众推向另一个思考角度,辩证的看待问题,唤起民众的理性,而不是粗暴蛮横的妄下定论。世间一切当然有黑白之分,但大多数的事物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然而当今舆论,都好把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好坏优劣割裂开来,譬如一个好人做了一件坏事,便是十恶不赦,一件项目,只要有一个缺陷,便要将其推倒重来,诸如此类,皆是理性不足所致。一个人的混乱,危害是有限的;大众的不理性,则不啻大厦将倾。

至于“惊雷”,便是一个创新性的论点,一味地重复他人地话语,就永远难以塑造自己的话语体系,形成自己独到的评论风格。当今时代,信息庞杂,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晚上分享着无数的想法,而干练的写手,就是将那些灵光一现的火花,用键盘或笔杆“抓拍”下来,并进一步凝练与升华。我们为什么如此渴望创新?因为惟有开天辟地般的想法,才能教“日月换新天”。

于无声处听惊雷,便是要求写手能在选取一个与理性不谋而合的精巧角度的同时,献上一块稀世之玉,让大众都能感受到理性之美。

相关文章

  • 魅力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有声处立安身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最近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 破风营的小问在众筹去敦煌,很多站友点赞支持。娜娜作为记者,开始了对区块链大咖的采访。...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兰大 一个草甸以及小禿山环绕的地方 刚来时六月中 马鞭草环绕着图书馆和二食堂 兰大的中间地带美如画 公众号一时都...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最近在看鲁迅的书.终于明白为什么鲁迅厉害.因为他能洞见真实、揭开真实、阐述真实、最后还能让你接受他所描述的...

  • 于无声处听惊雷

    “生能量”与“死能量”。两者于混沌之中诞生,在动静之间彼此交错又相互转化。 想象你是一个能量体,作为能量体,你的任...

  • 于无声处听惊雷

    《红海行动》主要讲述了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船员全数沦为阶下囚。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几年后重看《被解救的姜戈》这部影片,仍然感到深深的震撼,而且对于舒尔茨医生有了新的认识。 医生首先是一个拯救者。他...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活到这个年纪,好像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要隐藏的。但是仍然在纠结要不要隐藏?快意恩仇,从小心向往之。但近来总是担心,自...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只有一句话 羡慕别人不如自己努力成为让别人羡慕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无声处听惊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mt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