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一年级男孩,遇到问题时一着急就先哭,父母觉得男孩子这么大了,不应该这样。常说:你都这么大了,又是男孩子,遇到问题不想办法,怎么就只知道先哭呢?
谁有情绪:孩子 父母
谁来负责:父母
倾听:
首先对孩子的情绪要无条件接纳,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不说非接纳性的语言,一定要使用接纳性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理解和爱他的,而非排斥、抗拒、指责、责问的言语,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和支持他时,反而加重了原有的负面情绪,得不到缓解,没有心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接纳性的语言会让孩子打开心扉,乐于把自己的感受和心事告诉父母,比较快平复情绪之后,会把心力放在自主解决问题上面。
表达:
待孩子情绪缓解之后,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有没想到解决的办法?是否有需要大人一起来帮忙?
事后复盘:
这件事解决之后,找寻合适的机会和孩子聊一聊,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是一起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平时也要和孩子分享,我们大人也有面对负面情绪和失败的时候,我们又是具体怎么做的?不能只做不说,而是要复盘解释,让孩子了解:
1、父母如何面对负面情绪?
2、父母如何解决问题?
3、父母如何处理失败?
这样孩子就有了学习、认知、模范,经过刻意练习之后,孩子慢慢也就能形成他自己应对冲突事件时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建议:
1.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分为两种:
一种是外向层次的doing。
比如:
“功课做了没?”
“来吃饭!”
“收房间!”
“做这个!”
“不要做那个!”
“快点!”
……
Doing层次的关注,总是和“做”与“评价”有关,也就是我们扮演为人父母的“角色”时,最常督促并教导孩子的部分。
另一个层次的关注,是Being的。
Being,指的是孩子的本质。它跟孩子做到了什么无关,只跟爱有关,跟孩子的真实自我是否被看见有关。
当我们关注的是孩子的能力、成绩、礼貌礼仪、生活习惯...等于只在Doing层次关注孩子。
只有当我们能够穿越孩子重重的表相,穿越他们衣服上的脏污、乱糟糟的功课、外界对他们的各种标签式评判,看见他们真实的情感需求,看见他们内在的缺损跟匮乏,这才算是看见了那个真正的生命。
如果我们忽略了在Being的层次爱孩子,再多的doing层面的关注都是不够的。无论再多的关心、照顾、付出,孩子始终都还是会觉得欠缺,内心有怨,感觉到不被爱。
这样的孩子,行为上自然更容易出现偏差。
那么,要怎样才能做到多从Being的层次关注孩子?很简单,那就是需要大人学会多平视、少评判。
2.父母要养成从表面行为去探索背后原因的习惯,发现和找到孩子的内在渴望,看到他是内在心力不足还是能力不足?如果是心力不足,补充足够的心理营养,具体做法运用林文采《心理营养》,如果是能力不足,给予鼓励和支持,提供更多刻意练习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