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161)

详注《随园诗话》(1161)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10-14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三·四九】

偶读冯益都相公集,有《吊明季杨、左二公》诗,云:“忠魂莫再伤冤抑,今日犹能廑圣衷。”下注:“面奉圣祖云:‘二臣死于廷杖,非死于狱也。’”

冯益都,即冯溥(1609—1691),字孔博,号易斋。益都(今属山东青州)人,冯裕六世孙。顺治三年(1646)进士,初授编修,顺治十六年(1659),擢为吏部右侍郎。康熙七年(1668),迁左都御史。九年(1670),授刑部尚书,十年(1671),晋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一年(1682),以原官致仕,晋太子太傅。卒谥“文毅”。有《佳山堂集》19卷传世。其诗承家学诗风,不求雕琢铺华,而有幽雅淡泊之气。

明季,指明朝末年。

杨、左,明末杨涟与左光斗的并称。杨涟(1572—1625),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末著名谏臣,东林党人,“东林六君子”之一。天启五年(1625),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诬陷受贿二万两,历经拷打,惨死狱中。崇祯元年(1628),杨涟获平反,追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有《杨忠烈公文集》传世。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一字共之、拱之,号浮丘、苍屿。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属安徽桐城)人,明朝晚期名臣、文学家、水利专家、“东林六君子”之一。天启五年(1625),被奸宦魏忠贤以受贿诬,矫旨下狱受酷刑而死,时年五十一岁。崇祯元年(1628),左光斗获平反,追赠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录用其一子为官。南明弘光时,追谥“忠毅”。有《左忠毅公集》《左少保忠毅公集》《浮丘左先生文集》等传世。杨、左劾魏忠贤,两人同被诬陷入狱。

冤抑,音yuān yì,意思是冤屈。汉·东方朔《七谏·怨世》:“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新唐书·杨瑒传》:“所论者民冤抑也,位高下乎何取?”明·沈鲸《双珠记·处分后事》:“梦魂颠倒,冤抑无门告。”

廑,多音字,读jǐn时,释义:1、小屋,临时性居所。《说文》:“廑,少劣之居。从广,堇声。”宋·李诫《营造法式》:“小屋谓之曰廑。”2、、假借为“仅”。才,只。《汉书·贾谊传》:“其次廑得舍人。”《汉书·邹阳传》:“茅焦亦廑脱死。”读qín时,释义:1、通“勤”。殷勤。《汉书·扬雄传下》:“其廑至矣。”颜师古注:“廑,古勤字”2、又如:廑怀(廑虑。殷切挂念);廑念(殷切关注);宸廑(帝王的殷切关注)。3、怀念。《于谦全传》:“六宫廑北狩之忧,群臣倡南迁之仪。”

圣衷,音shèng zhōng,意思是天子的心意。唐·张九龄《奉和圣制》:“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

面奉,音miàn fèng,释义:1、当面受命。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延英面奉入青闱,亦选功夫亦选奇。”2、当面呈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闻得县君要换珠玉,小子随身带得有些,特地过来面奉与县君拣择。”

圣祖,音shèng zǔ,帝王的先祖和皇帝的庙号。多特指开国的高祖。《汉书·王子侯表上》:“大哉,圣祖之建业也!后嗣承序以广亲亲。”《孔子家语·贤君》:“孔子曰:‘昔者夏桀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忘其圣祖之道,坏其典法,废其世祀。’”《晋书·乐志上》:“赫赫太上,巍巍圣祖。”圣祖也用在皇帝的庙号上。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新太祖王莽、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圣祖”这个庙号始于唐朝,起初是唐朝皇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专门给老子李耳创立的庙号,到宋朝时期,此庙号在汉族历史上依然是一种追封先祖的模式,比如“宋圣祖赵玄朗”、“蜀圣祖王子晋”。本条诗话中的“圣祖“指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庙号“圣祖”。

廷杖,音tíng zhàng,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廷杖最早始于东汉明帝,《后汉纪》曰:“明帝时,政事严峻,故卿皆鞭杖”。在金朝与元朝普遍实施,明代则实施得最著名,成为一种制度。明代廷杖始于太祖朱元璋,而茹太素是明代第一个受廷杖的朝臣。明洪武九年(1376),刑部侍郎茹太素给朱元璋报上一份材料,长达1.7万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王敏念给他听,都念到6300多字了,还没上正题,净是些冗长的空话套语。朱元璋大怒,把茹太素叫来当面责问,并在朝堂施用杖刑。明武宗时的大宦官刘瑾曾在午门杖死过23个大臣。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 详注《随园诗话》(928)

    【原书卷八·三八】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内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16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si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