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开智读书会教育
《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

《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

作者: Weiping | 来源:发表于2015-12-07 13:21 被阅读400次

一个孩子大声尖叫,而原因只是晚餐时的意粉形状不对。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养育孩子的过程令人筋疲力尽。这种养育的艰难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可能会竭尽全力压制孩子们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的反抗,叫他们听话

然而,试图迫使孩子遵从我们,与家长真实的养育目标并不一致。家长们希望孩子幸福、平衡、独立、积极、善良、自信。而家长强迫孩子听话的行为,真的能让孩子变成期望的样子吗?

孩子表现良好并不是一件好事。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孩子会按照家长要求的去做,会渐渐成为家长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但其代价通常是失去自我意识。如果孩子得到的爱是被附加条件的,那么他们在接受自己时也会附加条件。

因此,关注长远目标强于仅仅注重短暂顺从,关心孩子需要强于仅仅考虑我们的需求,关注孩子全面身心健康强于仅仅看重其行为。

第一章 有条件养育

几乎所有家长都宣称自己“爱孩子”。但他们的爱,并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那种爱。

本书着眼于这样一个区别:家长对孩子的爱,到底是有条件的爱,还是无条件的爱。

  • 有条件的爱: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情或是达到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爱。(理论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人类所有行为都建立在被强化、奖励或惩罚的基础上。)

  • 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是否乖巧,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理论依据:行为只是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

此外,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第二章 爱·给予和撤回

有条件养育分为两种面目:“爱的撤回”(大棒)和“正面强化”(胡萝卜)。

一、爱的撤回:

表现形式:惩罚、打骂、忽视、使用不当的standoff(暂停)。

爱的撤回强迫孩子将焦点放在其行为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上,而不是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其施加的最终威胁是“抛弃”或“隔离”。“爱的撤回”可以成功迫使孩子的行为更加符合成人的要求,但促使其改变行为的动机却是“焦虑自己可能失去家长的爱”。它所造成的长期影响是恐惧感。

二、正面强化:

表现形式:口头表扬、实物奖励

大量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被提供“奖励”后会更容易完成、或出色完成任务。原因有三:一、表扬会制造“维持原有成绩”的压力,从而阻挠其将事情做好。二、降低人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因为此时的主要目标变成了获得更多表扬)。三、一旦开始想着如何持续受到正面评价,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冒险,而冒险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奖励通常可以换来暂时的顺从(如果我给你1000美元让你立刻脱下鞋子,你肯定会乐意照做),但和惩罚一样,奖励永远不会帮助某人对某项任务产生责任感。一旦没有报酬,就失去了做这件事的理由(即内在动机的缺失)。

一个例子:

  • 外在动机:杰克把玩具分给朋友,希望引起妈妈的表扬(你让迈克也玩儿你的玩具,你真棒!)

  • 内在动机:扎克把玩具分给朋友,希望朋友开心。

真正关心孩子的家长会留意孩子的举动,会经常将其看到的一切描述给孩子,并邀请他一同反思其行为背后的含义。

第三章 过度管制

“有条件养育”就是实施控制的后果。因此,过度控制本身就是问题。在当今社会中,养育模式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纵容,而是对纵容的恐惧。

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过度干预,可能是因为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宣示权威的惯性、或其本人的情绪问题。

想要让孩子暂时听话时,威胁、惩罚、大声斥责有时的确会达到目的,但这只是有时而已。总的来说,家长不依赖强势、与家长关系温暖且牢固的孩子会更加听话。

控制没有用的原因是,我们控制不了孩子。如果强求控制,就会陷入一种“人类相互胁迫的内在极限”。尤其对于新生儿,其次是青春期孩子。

第四章 惩罚的伤害

惩罚孩子,就是给他们制造不愉快,或阻止他们感受愉快,以改变他们的未来行为。这种不愉快可以是身体攻击、剥夺爱或关心、羞辱、孤立等。

预言惩罚(记住!如果你做X,我就对你做Y!)或许可以让我们良心上好过一些,但其实质是在威胁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不信任。

还有一种可称为“轻惩罚”的版本,即“自然后果”,主张让孩子体验其行为的不良后果。如:孩子把雨衣忘在学校,我们应该让他第二天淋雨。这样做孩子得到的信息是:家长本来可以帮助他,却没有。“自然后果”事实上也是一种惩罚。
(注:“自然后果”应与”试错”区别。如冬天孩子坚持光身子出去玩,家长告知其后果并劝阻无效后,允许孩子出去,这种状况应不被视为惩罚)

另一种理论是:只要理由正当并向孩子做出解释,惩罚便不具破坏性。但事实是,惩罚会将解释的正面效果降至最低。

惩罚会引起一再惩罚的恶性循环。(不赘述)

第五章 逼向成功 (略)

第六章 是什么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某种特定养育行为的根源通常可以被粗略划分为四种:所见所闻、所信奉、所感、所惧。

一、所见所闻

  • 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的父母一辈对待我们的方式)
  • 从医生、朋友、亲戚、邻居等群体中接收的建议

二、所信奉

  • 整个社会对孩子的看法

三、所感
四、所惧

除非我们准备好面对以下问题,否则我们不太可能实现寄予在孩子身上的长期养育目标:我刚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无关他们的真正兴趣和需要?

第七章 无条件养育原则

较之于用奖励或惩罚控制孩子,与孩子“并肩协作”更难。低龄儿童在被告知停止做某事后,通常还会继续不良表现。而家长就会认为“光说他不管用”。而惩罚同样也不管用。一半受到惩罚的学步儿会在两小时内故伎重演。没有一种特定的干预行为会保证起到作用。但无条件养育的长期风险更小。

在无条件养育原则下,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应该是“我如何能让孩子更听话?”而是“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我如何能满足他的需求?”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重视孩子,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严肃对待孩子的感受、需要和疑问。而至关重要的是:将孩子看做是拥有独特观点、拥有真实恐惧感、拥有感兴趣的事、拥有与众不同推理方式的人。

重视/尊重孩子(无条件养育)的具体手段:

一、表达无条件的爱。

二、给予孩子更多做决定的机会。

三、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无条件养育的13点指导原则:

  • 深思熟虑:诚实地面对自己,勤于反省。了解自己的养育风格,以及是什么塑造了你的养育风格。最能引起你愤怒的孩子行为,往往是你自己身上最不招人喜欢的特质。

  • 重新考虑你的要求:当孩子没有按照你的要求去做时,或许问题并不在于孩子,而是你提出的要求。

  • 专注长远目标:你惯常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根据你的最终养育目标加以评估。时刻想到你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 将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有时候,为了做“正确”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态度强硬,引得孩子对我们感到恼怒。这无可厚非,但应保证这件事是真正值得的,因为它付出了伤害亲子关系的代价。
    (说“不”之前,想想是否必要)

  • 改变视角:当一个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有条件养育家长会倾向于理解其是一种犯规。无条件养育家长则会倾向于将同一件事情看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教导的机会。
    (在面对一个challenge时,将其视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非困境)

  • 尊重:最了解孩子的不是我们,而是孩子自己。
    (这一段很精彩。我在惊叹世界各地家长如此相似的同时,想到一个问题:恃强凌弱是否是一种普遍的人性?真奇怪,恃强凌弱与爱如此难以辨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rj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