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成长励志读书志
《影响力》:豆瓣29万人8.6高分,划出大纲和重点

《影响力》:豆瓣29万人8.6高分,划出大纲和重点

作者: LJ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10:01 被阅读14次

    本书认识:趣味之《挖坑与反挖坑手册》→技巧之《我不是教你诈》→思考之《影响力》

    作用与影响:使人处于“按一下就播放”(自动顺从)的模式

    温馨提示:书中的例子存在稍显“过时”,不必在意。

    阐述:六大原则

    互惠

    1、原理洞察:利用人的亏欠感(人情债)

    2、心理分析:受惠(心理产生亏欠)而不回报他人,将不受社会群体欢迎(需要社会认同)。(eg:免费试吃/伪僧人送挂件要“捐款”)

    3、运用技巧:“拒绝—后撤”术。

    4、使用方法:先提大要求(非真正目的,用来给对方拒绝产生亏欠),后提小要求(真正目的,相对之前提出的好接受多了)【先互惠原理+后对比原理】(eg:从借1000到借100)

    5、策略(自身防范):发现别人是利用互惠原理给自己下套,不必有亏欠感。

    承诺和一致

    1、原理洞察:人有作了承诺就想保持一致的心理

    2、心理分析:惯性思维能够让我们免于思考,省得动脑子;违背初始选择,会陷入难堪。

    3、使用方法

    a承诺:人们选择立场,公开表示,此后会遵从。书面承诺、公开承诺的效果更强大。(PS效果:外界不存在强大压力>>威逼利诱)

    b登门槛:当我们接受琐碎/无关紧要的请求后,会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会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

    c抛低球:先给人一个甜头,诱使人作出有利的购买决定。而后,等决定作好了,交易却还没最终拍板,卖方巧妙地取消了最初的甜头(给你甜头又拿走)。

    4、策略(自身防范):内心假设回到初始位置,那时候自己的选择才是理性的(相信理性,相信常识)。

    社会认同

    1、原理洞察: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2、心理分析:看到别人正在做,就觉得一种行为是恰当的。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行事,总比跟它对着干犯的错误少。

    3、触发条件→方法

    a不确定性:人们在不确定的时候,会根据他人的行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eg:人最多的餐馆/排队最长的小摊)

    b相似性: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样做才合适,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eg:兴趣小组/情景喜剧录制的笑声和喝彩声)

    4、策略(自身防范):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我们只要多保持一点警惕感,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了(多一份理性)。

    喜好

    1、原理洞察: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社会纽带的影响)。

    2、好感因素

    a外表魅力:长相好看会产生“光环效应”,进而产生正面特点。

    b相似性:我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观点、个性、背景还是生活方式上)

    c恭维:人都喜欢听人恭维奉承(eg:不恰当的比方,广东童鞋对模式客人的称呼,靓仔/靓女)

    接触与合作:人都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同一目标的结合是最团结的合作。

    d条件反射和关联:人很容易觉得事物之间只存在单一的联系(eg:预报糟糕天气的气象员,输球的球迷对判罚的裁判)

    3、策略(自身防范):人和事分开(免受感情影响)

    权威

    1、原理洞察:我们倾向于服从权威

    2、心理分析: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

    3、触发场景

    a、头衔:专业人士/权威人士,能让陌生人表现更恭顺,还能让有头衔的那个人在旁人眼里显得更高大。(eg:保健品的专家背书和海外机构认证)

    b、衣着:身份制服(eg:警察叔叔上班)

    c、身份标志:精致、昂贵的服装、汽车、珠宝

    两点教训装承载着地位和身份的光环(eg:识别土豪和富豪)

    4、策略(自身防范):注意 权威的资格(是否真实),以及(如果真实)这些资格是否跟眼前的主题相关。(eg:相声大咖代言藏秘排油😂)

    稀缺

    1、原理洞察: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就越高(eg:限量款)

    2、心理分析:要是不赶快去,以后就不会有机会了→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3、触发场景

    a逆反心理——每当有东西获取起来比从前难,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受了限制,我们就越发地想要得到它。(eg:强拆的感情,越发不拆)

    b给一点又拿走,比完全不给更危险。(eg:高官退休/富人破产)

    c参与竞争稀缺资源的感觉,有着强大的刺激性。(eg:竞拍/追校花)

    d渴望拥有一件众人争抢的东西,几乎是出于本能的身体反应。(eg:清仓大甩卖/双11)

    4、策略(自身防范):牢记一点,该物品不管是稀缺还是充足,其功能都是一样的(稀缺的饼干并没有变得更好吃。)。


    后语:很多时候,我们在对某人或某事做判断的时候,并没有用上所有可用的相关信息。相反,我们只用到了所有信息里最具代表性的一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力》:豆瓣29万人8.6高分,划出大纲和重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y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