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蒙蒙 邂逅社工
以前以为社区营造的大致内容是在社工的引导下与居民一起做一些活动,以此来达到促进居民感情的目的或其他稍微深层次的一些目的,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原来社区营造的内容可以这么丰富多彩,例如,与当地居民一起挖掘特色来开启小型的商业活动,开发社区中必须的商务楼等等。
1
社区营造虽然是个年轻的词汇,但是在日本等国家有关的实践已经非常多了。在这本书当中,作者把社区营造分为了5个类别,一共有63个工作方式。
这5个类别分别是“联动社区发起项目”、“街区设计”、“土地与建筑的商业活动”、“支持社区营造的调查与规划”、“社区的制度与支援措施”。
2
首先,“联动社区发起项目”介绍了解决社区最前线问题的14个工作方式。
“街区设计”介绍了将社区营造活动赋予形体的12个工作方式。
“土地与建筑的商业活动”介绍了在准备好土地与建筑的基础上,如何使其进展下去的11个工作方式。
“支持社区营造的调查与规划”介绍了对社区问题的分析与方案设计给予支持的12个工作方式。
“社区的制度与支援措施”介绍了为支持社区营造的工作而创造环境的14个工作方式。
但其实这五种分类并不是特别的严谨,只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指南。
3
其次,在各个类别里,作者又将其分为3块内容。分别是“先锋访谈”、“社区营造创业者”、“社区营造共创者”。
“先锋访谈”部分是对基于这个类别的工作与经验开辟出新事业的开拓者进行访谈。“社区营造创业者”部分介绍的是刚刚诞生的一些新的工作。“社区营造共创者”部分就是将工作者自己的时间充分的为社区所用。
4
最后,具体的介绍部分(也就是文章的主题内容部分)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也使我受益匪浅。例如,浅海义治先生(在世田谷社区营造等组织中,推进参与式社区营造,至今已有25年)所倡导的“通过协作来进行地域设计”这个观点。
他在社区营造中心做运营总监的时候,举办了社区营造方案竞赛,通过开展市民参与型工作坊征集公共设施的设计,创造契机让市民对社区事物产生关心,采用公开评审的方式运营社区营造资金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在当时都是非常领先的。
而且也为开拓社区营造新时代做出了贡献。包括浅海义治先生提出的“地域共生之家”概念也非常的有趣,利用私人建筑作为地区居民交流的场所,非常具有创新性。
5
之前一直觉得一个社区内只要有居委会存在管理居民日常事务就可以了,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社区营造中心这样的组织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中,仅仅依靠居委会的力量是不足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文化的。
所以日本在1995年之后,各地纷纷设立支援社区的活动中心。但后来随着这样的社区营造中心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社区营造公司,令人难过的是,社区营造公司真正是为了社区发展的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是为了利益而创立,不懂创新,被旧有的牢笼束缚,从而渐渐沦为没有员工的皮包公司。
- END -
作者:朱蒙蒙(MSW)
学校:华东师范大学
校对:阿亚小天使、孙睿、sybil、糖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