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未必为寇

作者: 家有三女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3-11 23:56 被阅读0次

    楚汉之争可以说是一段颇为耐人寻味的历史了,后人对两位主人公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听到最多的,未免就是“成王败寇”的理论了

    就我而言,我看待这件事情总是带着浓厚的个人崇拜思想。或许失败的人注定只能在史书中沦为配角,但终究会有令后人意一动而久难平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观项羽平生,此人一生英勇,战无不胜。“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的军事才能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后人把他的失败归于刚愎自用,骄傲,匹夫之勇,或许没有错。可人的性格本就与出身,家室有极大的关系。项羽出身名门,又武艺过人,有万夫难挡之勇,难免心高气傲。可是同时,他耿直豁达,做事光明磊落,不屑于做阴暗卑鄙的勾当。

    鸿门宴一事中,项羽被项伯游说,被刘邦的示弱服软蒙蔽双眼。我认为这并不是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恰好正说明了项羽的光明磊落。说好先攻破咸阳者为王,不能因自己迟来就违背约定:若杀,则战场上兵戈相见,邀人赴宴而杀之又算怎么回事?反观刘邦,明明有称王之意,却屡次差人安抚项羽“吾不敢背项王”;鸿门宴中途,借口外出,就趁机离开,仓皇逃跑。

    再说用人,项羽虽刚愎自用,任人唯亲,但他却实实在在重义。刘邦能言会道,善于招揽人心。可是最终,陪他征战四方打赢天下的人,也都了结在他手里。

    最后说项羽之死。一代豪杰被围垓下,最终自刎而死。有人说,他是败给了自己的骄傲,因为他承受不了失败。可我认为,大丈夫合该如此。项羽一生骄傲,所以宁可骄傲地死,也不要屈辱求生,做人手下败将。“今日,吾虽死,却还是西楚霸王!”

    若项羽在乌江河畔跪地求饶,“吾不敢背沛公矣”,就算他最终打败刘邦,后人未必称颂他。但正因他的一身傲骨,大将之风,王霸之气,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归于帝王,所以我推翻人言,掷地有声地说:败者,未必为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败,未必为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gh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