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对笑来老师“虚拟模式”的补充 - 草稿

我对笑来老师“虚拟模式”的补充 - 草稿

作者: 蜢男 | 来源:发表于2020-02-04 15:58 被阅读0次

    上一篇谈到了我们工作中往往有很多“指鹿为马”的事儿。本文跟这个词关系很大,所以先来解释下“指鹿为马”的原意。指鹿为马出自于一个典故: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指着一只鹿,问其他臣子及二世皇帝:这是不是一只马?一些大臣和二世皇帝说是鹿、一些大臣说马。而事后说是鹿的那些大臣就慢慢被赵高杀了,二世皇帝也渐渐孤立起来。这个成语后来就是指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对待另外一些人的试探、打压。

    指鹿为马的事儿除了在那些政治活动中较常见,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还是可以看见。

    比如:某个领导在一个公开场合开了一个很不好笑的玩笑,但还是有不少人发出很不错的姿态(其实我觉得这种程度的附和还是有些必要的);某个明星做了很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行为,比如吸毒,但还是会有不一些铁杆粉丝会在站出来说:外界媒体的吵闹给他/她的压力太大了,甚至还可能直接模仿那些危害社会及自己的行为;

    最常见的是一些不大不小的公司内部交流会议。比如,公司晨会上,一些平时总跟着上面讲话人的人在这个时候也一定不能落下。在领导强调了一个同事工作的疏忽或错误时,这样人就会不分青红皂白的去表达这个疏忽或错误的可能影响,前提可能只是这个人最近没有给自己足够多的好处或尊重。而这种事可能就是你今天涂的唇膏颜色太浓。但他会在影响公司形象基础上,添加成:这会导致公司男同胞的出错率增高,从而拖我们这个小部门的后腿,让你愧疚感剧增。

    上面这些类型的帮弄是非的例子除了会增加我们的职场压力外,最大害处其实在于可以扰乱人们的思考、脑子。他们生活的一个表现是:从来不认真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价值是什么。

    比如这些人:看见多数人去考大学,就去考大学,没有考上大学,就应该去学一门手艺,然后学会挣钱(看见多数人在挣钱,会说:没有钱不行。);看见多数人在二三十岁结婚,就应该在二三十岁去结婚;看到多数牛逼的人买苹果手机,也要去买苹果手机。

    从来不认真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价值是什么的人的另一个特点是:认为钱最重要。

    认为钱最重要的人把一些损害自身幸福感很大的小钱看得很重要,而对不利于自身幸福感的大钱不在意。例如:他们会因为节省一点电费而告诫孩子们要及时关灯、而不在意他的孩子是否希望可以敞亮的做一些事儿;他们会在上、下班临界点或途中去做点工作之外的事,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用了老板的时间(金钱)做了一点自己的事,自己也做了回老板!而不知道,他的确可以有一天成为老板,只是那需要他去用心的工作。

    指鹿为马的人常常逻辑不够清楚、还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因为他们的今天就是靠关系获得的)。

    指鹿为马的人在没有明确人生目标及价值,认为钱很重要的共同特点外,还过分注重人际关系。他们认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自己的努力,他们认为有一天幸运的话,会有一个贵人来相助,于是之后,自己就能光彩夺目、璀璨人生——至少比现在有钱。


    市面上有很多教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或确定目标的书,我想结合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中“虚拟模式”这个词来谈一谈。他说:在一些必需要去并且要加入其中的活动或事件,是要开启虚拟模式的。因为有一些人,你无法马上改变他(甚至很久很久都改变不了他),但还要跟他合作相处,所以你暂时的按照他的模式来,反而会皆大欢喜。他其实描述“虚拟模式”只有这么短短的一段,让他广泛的读者很难找到应用方式。比如我及“得到”同学的一些误解。

    得到APP中曾经开设过一个“讨论组”的设计页面,其中财富自由战斗组(李笑来老师的)中有这么一个帖子:看李笑来的专栏,我们都不会处女朋友了。我当时深有体会,在没有了解看那个专栏前,至少不会觉得自己两性关系存在问题。但在紧跟了几个月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后,再次在专栏里了解到虚拟模式这个概念后,自己的两性关系就貌似陷入了危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确实有不少人也表示出现了与我类似的状况。

    话题讨论中,记得有几个都是自己所认识的“把妹达人”。其中一个说:

    自己只有开始虚拟模式,才能和女友进行相处,表示对这种虚拟模式开启(场景)是否合理、或能否持续下去表示担忧。

    也还有一些女性战友可能意识到“虚拟模式”在同学能中的误解,很勇敢的站了出来: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不应该开启虚拟模式。

    (很遗憾,真实的话题记录没有了)

    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对身边的人采取“虚拟模式”?

    在心理学中认为成年人之所以容易出现较多的心理冲突,往往是不能很好地适应成年人中的各种角色。当我们面对我们同事、老板,我们要扮演成有足够能力担任当前职位、并在积极改进曾经工作中的不足;当我们面对朋友的孩子,我们要扮演和蔼、大方的叔叔阿姨,试图告诉孩子们:自己和他们的父母都是一类和他们不同的人——成年人;

    当我们面对父母及长辈们时,我们要扮演即使我们挣得钱再多、读的书再多,我们还是是一个无知和无能;当我们面对我们的伴侣时,我们还要充当一个全能的角色,自己随时可以无条件地贡献给对方;

    虚拟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和成年人的多重角色有交叉、也有各自的不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更清楚的目标,可能只是仅仅而已。所以,“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对身边的人采取虚拟模式”这个问题问错了,或者说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虚拟模式”这个词没有很清楚。

    我大胆想象笑来老师之所以没有把虚拟模式的应用场景说的足够清楚,除了他在《把时间当作朋友》前面的大部分内容把足够多、足够重要的概念阐述清楚了,如:开放性思维、时间、真理,他也不知道怎么如何解释这个虚拟模式。为何这么说?

    《把时间当作朋友》的前部分内容中,他介绍了自己是一个新东方老师,除了上课外,其他基本是自由活动时间,不用坐班,并还说自己是一个宅男——不怎么去交际。而实际上是,他的新东方老师的工作就是他北京同学打电话跟他说的,他成为一个号称“新东方名师”人,自然要跟很多学生的接触、才能得到更好的反馈,才能一位名师——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他也结婚,他也会去面对伴侣、伴侣的父母及家庭——会去串(走)亲戚;除此之外,在成为名师的过程中,一定少不了去领一些小奖,因为“新东方名师”可不是一个奖项,那也要接触一些人际关系。

    上面的各种分析,只是想说明他:的成年人角色也有这么多,也是要一一扮演好这些角色的呢。唯一不同,我想可能是他有足够清晰的目标。

    会计专业毕业搞销售,做到第一名;到了北京准备英语证书考试,就把书买来,食物装满房子里,一连几个月基本不出门啃英语“敲门砖”的英语考试;新东方当上老师了,就力争做评分最高的英语老师,后来出书,出一本书长期畅销书——《把时间当作朋友》。

    有足够清晰的目标,换句话说,他做事足够用心。

    而我们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人。想要工作上得到现任领导的高度认可,又想着自己能不能去撞撞火热的互联网、人工智能浪潮、大赚一笔,再或者还想自己能不能多交几个女朋友···

    上半年,我一个重点本科毕业的同事,来到我们这个基层医院(一甲民营),从最简单的开始做。由于基层医院,我和几个资历高低不同的同事在科里几乎干得是一样的事,简单的、复杂的事儿都要干,并且自己资历最低,所有我常常是做得较多,但也不会受到表扬、称赞很少。她来了,自己感觉就有得分担下事物。

    不幸的是,她的表现不尽人意,一会儿要去考研,一会儿要换个金融专业学学,一会儿又要休假去香港玩。最后,干了大半年,连最基本的独立值班都没有做到,还因受不了领导的批评及同事关系,直接离职。

    “虚拟模式”的沟通完全反义是应该是移情沟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对笑来老师“虚拟模式”的补充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gr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