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
说说中国古代人的服束规矩

说说中国古代人的服束规矩

作者: 227332a1de6c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11:00 被阅读6次

衣食住行,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四件大事,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所谓“衣”了。

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异常丰富多彩,我们大家平日所穿戴的衣物服饰,不论质料、颜色、样式,无不依据个人的爱好隨心所欲选择,并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约束。走在大街上,随处所见到的大人娃娃们的衣着打扮,更是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所谓的奇装异服,大家也早就习以为常,见惯不惊了。

(一)古人穿衣有讲究 丞相原来是布衣

那么,古代的中国人同样也是要穿衣吃饭的,那时候的人穿衣着装打扮,也和现在的人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吗?答案是绝无可能也绝无此胆!

原来,古代封建社会里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下,普通人的一言一行,乃至服装衣饰,都得遵循严格的礼制等级规定,絲毫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和大意,否则,不但自己的身家性命有虞,还会祸及父母妻子儿女乃至整个家族。

先从制作衣服的衣料说起,虽然中国是絲绸的故乡产地,但那个时代的绸缎锦绣絲绮等等衣料,不但价钱特别昂贵,而且规定只能是具备一官半职的统治者才能享用,普通平民百姓就只能够穿用麻布匹作成的衣裳。那怕你是再有钱的生意人,只要没有官阶等级,也只能按规矩穿布衣裳。这样,自然“布衣”一词便成为了普通平民百姓的专称了。

三国时的诸葛亮,出山前隐居在南阳郡(今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一带)以耕读为生,当时他没有官职,是一介平民,所以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二) 描龙绣凤帝王家  白衣卿相状元郎

接下来说到衣裳服饰的颜色规定,这更加容不得出半絲差错了。皇帝乃“真龙天子”,其御用的龙袍龙椅龙床都享用专用的黄色,这黄色除了皇帝皇后帝王家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得使用。如果有那一个人胆敢僭越私用黄色,那是大逆不道谋反的罪名,非得处死不可,甚至要灭门株连九族!

皇帝后妃所居住的宫殿,例如北京的故宫紫禁城,都是红墙黄硫璃瓦,金光灿灿,特别富丽堂皇,体现了天子至高无上的威权。只有皇帝穿的龙袍上才能绣龙,而描了凤的服装,也只有皇后才可以穿。至于其它使用的器具,乘坐的车马轿椅,出行的仪杖扈从,凡是皇帝所用的都有专门的御用体制规定,其他人等均不得越礼僭用。

历史上因为僭越罪被诛的王公大臣不在少数。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后擅杀功臣,其中有几位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遭诛杀的罪名之一便是骄纵下僭用了皇帝的龙凤服饰。清康熙雍正朝时的年羹尧,曾经为雍正帝出生入死,率军平息青海西藏地区乱事,官居一等公抚远大将军,位及人臣,权倾一时。其妹还是雍正皇帝的妃嫔年妃。但正是功高震主遭馋被忌,自已也不免骄奢纵横不够检点,终被雍正帝列大罪九十二条,削官夺爵,其中一条大罪便是出行时僭用了皇帝的仪仗规格。于雍正四年(1726年),被赐自尽而死,这还是念其有功,法外施恩。

除了黄色乃帝王家的专享颜色之外,衣服上其它的颜色及配饰,也是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的。依等级的高低:高级的官员和贵族可穿大紫大红的衣裳,稍低一些的着绿,低层的官员著青衣衫,皂隶即衙门里的差役穿黑衣。至于一般的老百姓,无官无职,也就只能够穿白色的衣服了,由此,“白衣”也成为了普通百姓的称呼了。《水浒传》中说到水泊梁山最先的头目便是“白衣秀士”王伦。那个时代一些有才华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滿腹经纶文章,一旦科举高中榜首状元郎,由此便鲤鱼跳了龙门,出人头地,无限风光。日后官场里步步高升,甚至入阁拜相皆有可能,虽然此时他尚未取得朝廷实授官职,依然一袭白衣在身,但人们已看好他的锦绣前程,由不得便会用“白衣卿相状元郎”来称呼他。

(三)江州司马青衫湿  文官武将花饰衣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当时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人刺杀了力主平藩的宰相武元衡,时任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愤然上书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却受到越职言事的谗毁,被贬谪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作司马。有一次白居易到浔阳江边去送客时,遇见了一位同样由京城流落到江州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在听了琵琶女如泣如诉的琵琶演奏后,联想到自己和琵琶女同样飘零沦落的遭遇,激起了诗人极大的同情心,于是他写就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长诗《琵琶行》。诗中诗人深情吟唱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结尾自叹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因为白居易此时遭贬后的职位是江州司马,官从九品,所以按规得著青衫衣。

为了区分官员和王公等级地位的高低贵贱,一般在官服的前胸后背上还分别绣上不同的动物图案作为花饰,称为补子。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据明史《舆服志》记载:当时一至九品的文官补子上分别绣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鸳鸯、鹌鹑、蓝雀;武官补子上分别绣麒麟、狻猊(狮子)、豹、虎、熊、彪、犀、牛、马(海马)等图案,如此一来,朝中大小官员的官阶等级便会区别得一清二楚了。

上述这些礼制规定,历朝历代都列有专门的法令和舆服志。但一般到了乱世时期,中央政权的统治权威削弱,各处豪强军阀等等往往会越制逾矩,不遵守这些规定,有些甚至自立为王,割据称大。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将士也根本不会遵守这些规定了。

公元960年,当时后周的大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在河南封丘陈桥驿发动兵变。赵匡胤似醉非醉、半推半就下被“黄袍加身”,成为了大宋朝的开国之君宋太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

相关文章

  • 说说中国古代人的服束规矩

    衣食住行,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四件大事,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所谓“衣”了。 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异常...

  • 纸币历史揭秘:古代纸币如何防伪?叹服中国人智慧!

    ① 此文以图片的形式说说中国的古代纸币,啥时候发明的,古代人咋防伪的,膜拜下我们先人的智慧。 中国造纸术出现在东汉...

  • 付出终有收获!

    汉服,又称“华夏衣冠”。最初指古代人穿的服饰,故称“汉服”。《左传》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

  • 中国规矩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祖辈千百年来留下来的规矩,子孙一定要重视。 ...

  • 束服尔为人

    圆圆弯月点亮心绪,浅浅淡淡爬上窄窄的心头,是太阳后背还是昼夜的更替古往今来不得知. 图书馆人声鼎沸留在黎明到来时分...

  • 对中国古代人物画造型的认识

    对中国古代人物画造型的认识 第一章系统的阐述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造型方法,从三方面来归纳自己对中国古代人物画造型的理...

  • 说说中国古代人的名和字

    “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张三不曾偷”。这是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俗谚,其中意义不言自明。但内中所指的“张三”其人,和我...

  • 中医能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这怎么玩...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作为中国的国粹,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

  • 缝纫的力道六(371)

    今天说说“规矩”。 老话“无规矩不成方圆”,放之四海而皆准。好车工,一公分内车多少格,规规矩矩,或多或少的则为次品...

  • 规矩与本事——说说《师父》

    规矩与本事——说说《师父》 (一) 我是缺个师父的。 心里倒不是没有想把之当做师父的人。 只不过,世事、机缘、相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中国古代人的服束规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jy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