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游戏节目:有四个同样的瓶子,瓶子里放着几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球,瓶颈只允许一个小球通过,每个小球由一根细绳牵着,每个孩子牵着绳子的另一头。游戏规则即是看哪一组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出各自的小球。
游戏开始了,孩子们纷纷地拽着自己的小球,都想争先取出来,但小球们都卡在了瓶颈,谁也取不出来。后来有一个组的一个孩子在短暂的思索后,对其他孩子耳语了一番,结果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依次取出了各自的小球,获得了成功。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着不同的事情,工作、学习、游戏等等。但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来使你做的这个事情达到更加满意的效果呢?
上面所说的那个游戏节目让我们知道,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我们都不要蛮干、死干,而是先要静下心来分析一下事情的本质,找到关键因素,制定好方针策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还可以非常完美的把它做好。
《庄子》里讲过这样一则寓言:子贡去南方旅行的时候遇到过一位老人在浇菜园,他挖了一条隧道直通井底,然后他用瓦罐来回取水浇园子。子贡看他用力多而功效甚低,便建议他使用功效高的器械――桔槔。然而,老人却认为那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会使他失去纯洁质朴的心境,因而宁可朴拙也不使用它。
我则认为对于做一件事情而言,如果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就应该大力提倡并使用,而不应认为那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拒绝它。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讲求高效率、高质量的时代,因此,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盲目的拿起来就做,而是要审时度势,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快捷、高质量的完成它。
浇园子的老人完全可以用桔槔代替手工的瓦罐,但他却固执的使用瓦罐。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还有其他人和他一起干同样的活儿,其他人使用桔槔,只有他使用瓦罐。当其他人早已干完休息或干其他事情的时候,他却累得气喘吁吁,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还不算,他的工作也未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你更赞成哪种方式呢?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找对了方法,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