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年•飞行•梦——记大连云涛科技有限公司

青年•飞行•梦——记大连云涛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 王筱兔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09:54 被阅读0次

“20万年前,地球上的第一个智人抬头看见了划过的流星,飞翔的渴望就渗入到人类的血液中。碍于人类身体构造,他们不能凭借自己的身体展翅飞翔。但是飞行梦从未间断,聪明的人类学会了利用工具生活学习,到了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可以利用科技翱翔天空!”

当云涛青年们侃侃而谈他们的飞行之梦,出生于91年的王正顺不禁自豪而感怀地讲述起他幼年时期萌生飞翔梦的故事。那个时候,他在一本启蒙读物中读到关于人类探索天空的历史与往事——勇敢的翼衣人,自制火箭飞天的万户,莱特飞机的英勇试飞……年幼的他在对飞行器深深着迷的同时,深受感染与鼓舞。长大了的他便成为一名狂热的航模爱好者,像诸多热爱天空与探索的青年一样,他们沉迷于不断的改进、组装自己的无人机,全市适宜的飞行场所有限,这反而给了这些热爱飞行的青年一个绝佳的结识彼此的机会。

大连云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之组建,正是当年一起试飞的那一群追逐蔚蓝的青年,因共同的爱好和理想而聚的一支年轻团队。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无人机行业应用、核心技术研发、集成制造、销售、培训、物业化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这个团队的研发与运营人员,由90后的男生组成。在公司无人机项目的研发、实地勘探;到无人机的科普教学,公益课程。他们既展现出严谨而富有创造力的科学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品格,同时这是一个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团队。

云涛青年们集思广益,探索无人机在改装与实地应用中的新思路和方法。这个年轻的团队善于在日常的无人机培训与交流中头脑风暴,经过科学的论证、和一次次精密的改进,实现了无人机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应用——生态资源普查平台、无人机采集水样、无人机应用平台、无人机电力巡检、无人机应急救援平台、无人机监管平台、松材线虫病防治平台、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消防、智慧林业、智慧气象、智慧安监、智慧供热、城市大数据开放平台。

94年的项目经理潘睿,虽然年纪尚轻,介绍起公司的业务却是娓娓道来、滔滔不绝。他讲述了云涛团队开发水样采集无人机的故事:在一次无人机的公益科普培训中,他给前来上课的小学员出了一道思考题目,让他们发挥奇思妙想,无人机还能应用在那些领域?如何应用?一位10岁左右的小学员提出了用无人机来取水的方案,这样成为了云涛团队开发水样采集无人机的设计雏形和灵感来源。后来,云涛青年们前后经历了方案设计的不断完善、无人机改造的技术攻关,屡次三番的试飞,才开发出可以满足河流水样采集任务的无人机。

技术研发和实验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千难万险。每一次无人机的试飞,对于云涛团队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水样采集无人机极难开发,因为采集的水样具有一定的重量,并且会在无人机运输的过程中持续的晃动。云涛团队经过几个月连续的加班、攻关之后,终于在西山水库对实验机进行了第一次试飞。可在试飞的过程中,无人机落入水中,甚至连辛苦开发、改装好的成本巨大的样机都无法找到,几个月的努力攻关和研发经费就这样付诸东流,不过这个团队总是能够迎难而上,在短暂的低迷之后,又一次更加严谨、热情地投入了水样采集无人机的研发之中,充分地吸取上次试飞失败的经验和教训,高效地完成了技术改进,终于改装、研发出了可以满足河流水样采集任务的无人机。

云涛团队开发的水样采集无人机具有成本低、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使用无人机搭载取水装置也可以解决以往定点难、速度慢等问题。

云涛团队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严谨和责任心。由于云涛所承揽的很多项目都是涉及生态资源普查的,他们常常穿越山川与河流,与日月星辰为伴。他们用自主开发的水样采集无人机,实现了对大连及周边地区180多条河流的水样采集工作,这些年轻的男生们吃苦耐劳,同时还在层出不穷的问题与解决、意想不到的突发实践中收获了快乐、磨练的意志,这个团队也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了。在勘测水质的过程中,团队使用的车辆经常陷入河流的污泥之中,由于现场缺乏专业的救援设备,团队成员们只能徒手去挖车轮附近的污泥,后来还是附近的乡亲们牵来老牛,这才救援成功。在植被普查项目中,时常出现无人机失联的情况,而单个无人机造价不菲,不能轻易放弃,这些云涛青年们只好徒手巡山,找寻下落不明的无人机。在一次巡山之中,王正顺携带着他用半年积蓄购置的新款苹果手机进山,而当无人机顺利寻回,一行人上车之后,他一摸口袋,“发现手机不在的那一刻,我整个人从头到脚都凉了”王正顺说。而在去年6月份的一次生态科普考察中,恰逢北三市水灾,他们在山中遇险,差一点就被山洪和泥石流袭击,而他们平日里的野外工作环境,也常常有传说中新闻报道过的杀人野猪近距离逡巡其间。

而这个初创型企业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能够在最艰难的创业之初,保持一颗对于社会事物的关注和热爱之心。云涛会定期组织免费的无人机科普课程,他们科普的步伐遍布大连市的各大中小学,甚至包括北三市一些偏远的学校。在学校里举办讲座、亲自指导孩子们执行无人机飞行的操作、同时教授一些关于编程、3D打印的内容。同时,平日的周末也会组织约10组家庭,大概20-30人规模的科普体验课程。云涛的创始人路新一,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希望云涛团队在创业的同时,能够更大程度地把快乐与知识传递给祖国的下一代,从小培育孩子们对无人机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无人机的事业上做一名善思考、勤动手的接班人。

云涛科技自2015年创立至今已有三年,为了支撑团队高昂的研发费用、以及日常进行无人机科普教学的时间、人力成本,这个年轻的团队为了公司的存活,始终奔波在路上,他们不仅要四处承接更多的项目,更要为了适应每个项目的需求,重新设计、改装无人机。

截至目前,云涛科技已承揽来社会各行业的无人机应用项目,搭建无人机监管平台、无人机应用平台、无人机应急救援平台、无人机河流普查平台、无人机生态资源普查平台……其业务客户包括大连市环境保护局、大连市消防局、全市各大园林、风景林、街道……

他们的雄心不止于此,这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心中已经勾绘起云涛科技未来发展的蓝图:他们想要在高新区内建设一个无人机的产业集群,可以涵盖无人机研发、集成、培训、服务的每一个层面,并且,他们渴望一个专门的无人机飞行训练场。——而现实正在一步步地向梦想靠拢,凌云壹号的落地建成,总共4000平方米的研发场地,包括1000平方米专用的飞行基地,给云涛未来的发展,一个坚强的后盾。

王正顺回顾起自他在水库上空湛澈的天空里,结识到未来的兴趣同好、创业伙伴、生活挚友,感慨万千:犹记得五四青年节,他们几个热血沸腾的小伙子,每一个人豪饮半斤白酒,畅谈未来图景的场面;犹记得山洪爆发,前方的桥梁断裂,山体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小兄弟们一起度过了这个命悬一线的难关;犹记得一次次加班的深夜里,云涛青年们始终怀揣着对于研发成果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不放过实验中每一个微小的细节;犹记得大同小学的科普课堂上,同事们被孩子们簇拥着,笑作一团的美好回忆。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云涛团队的最可贵、可爱之处,便是这个团队里的每一分子,都有一颗灼热的赤子之心,他们依然对这个一成不变的世界葆有一分好奇,他们一次次地面对挫折时依然有一份支撑他们前进的初心,他们自觉地承担起对社会事物的责任,他们都是那么的喜欢孩子,热爱教育。云涛青年,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最难能可贵之所在。

“潜龙在渊,腾必九天”。可想这些意气风发的云涛青年,待他们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之后,必将为高新区无人机产业的未来奏响凯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年•飞行•梦——记大连云涛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synftx.html